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61.
总结尤昭玲教授运用"假定月经法"联合"调泡法"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性不孕的经验。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以无排卵和卵泡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尤教授对卵泡发育的认识,主要介绍其运用"假定月经法"促排卵、配合"调泡法"调节卵泡的生长发育,再加饮食起居的调摄与药膳疗法,临床诊治PCOS性不孕,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2.
蛇毒生物活性成分众多,主要包含蛋白酶和多肽,二者占了蛇毒干重的约90%~95%[1-2]。随着蛋白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蛇毒中的许多生物蛋白活性成分也逐渐地被分离纯化出来,人们在生物活性功能、毒理学、药理学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将蛇毒中有效的药用成分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上。目前针对蛇毒中所含的有效药物活性成分所展开的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抗血栓、止血、降压、抗癌和止痛药物方面。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用丙泊酚组(B组)两组,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抑制(Sp O292%或呼吸暂停15s)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吸刮子宫内膜时(T3)、呼之能睁眼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A组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单用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可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宫缩痛,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4.
试论肝与消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5.
多媒体教学有形象直观、动静结合、音画配合、信息量大及节省时间等优点,能较好的解决耳鼻咽喉专业解剖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成为首选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有不少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够直观,希望尸头现场示教。但尸头体积较小,可清楚、直接观摩的人有限,不适合大课堂教学,如果改为小组课,则会因为尸头有限,难以实现。笔者考虑到可将摄像头、电脑及投影仪组合,将尸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教学。首先在电脑上安装摄像头录像大师软件,将摄像头及投影机与电脑相连,打开软件及投影机,选择全屏模式,即可将尸头图像传到大屏幕上,如果光线太暗的话,可以在旁边放置一台灯(图1)。  相似文献   
166.
郑颖  李鹏 《内科》2008,3(2):285-287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以往也称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临床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般是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在正常范围,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升高,患者没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阶段,诊断必须依靠血清学检查。国内外对亚临床甲减的治疗和处理尚无统一的意见和观点,本文就有关亚临床甲减研究的现状进行复习,以供临床诊疗参考。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瘫痪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无影响.方法选择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偏瘫、仅限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训练组病人进行系统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训练1周后、训练2周后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结果训练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瘫痪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积极提倡并推广.  相似文献   
168.
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背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诊断之间背离的原因。方法693例肝病患者经超声引导肝组织取活检,按病理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D)到肝硬化(S)五期,S0133例,S1166例,S2150例,S3142例,S102例,其中按是否含脂肪变性分为脂肪变性组(107例)与非脂肪变性组(586例)。双盲方法,肝穿前或后7d内进行超声常规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纤维化分期超声与病理背离238例,占全部检测病例34.3%(238/693)。脂肪组、非脂肪组之间超声与病理背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主要发生在S1期,脂肪组S1期22例,占同期62.9%(22/35),非脂肪组S1期90例,占同期68.7%(90/131)。肝脂肪变性含量〈50%有96例,47例超声与病理背离,占48.9%(47/96);肝细胞脂变含量≥50%有11例,有9例与病理背离,占81.8%,均在S3以下,其中2例S4期肝细胞脂变〉70%,超声与病理相符。6例不含脂肪变性病例,超声有S3~S4期表现,病理SD期2例,S1期4例。结论超声判别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不仅受纤维化程度的影响,也与肝纤维化结节类型及是否存在脂肪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9.
高频超声检查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进行术前临床表现和声像图特征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腹股沟区显示形态规则、壁薄光滑、透声良好的无回声包块,探头加压或平卧位后病灶不能回纳或缩小者为子宫圆韧带囊肿的主要声像图表现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具有图像清晰、检查快捷、诊断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85例乳腺肿块患者腋窝146个肿大的淋巴结术前进行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结为124个,淋巴结长径0.8~3.5cm,长短径之比<2,内部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和混合型,并随淋巴结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平均RI>0.73。良性淋巴结22个,长径0.5~1.2cm,长短径之比>2,边界清晰,淋巴门回声存在。血流分布主要为淋巴门处见放射状血流分布,平均RI<0.65。结论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与良性淋巴结相比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结合,可提高检出恶性淋巴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