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社区药学服务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2月在我中心就诊的ACS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药师干预组.对照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药师干预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和药学服务,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药师干预组认知水平和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6 min步行距离(6MWD)与代谢当量(ME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射血分数降低标准的CHF病人60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2次6 min步行试验(6MWT)。采集2次6MW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下代谢当量(METs-AT)、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等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6MWD与METs-AT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正式6MWT中6MWD、VO2peak、METs均较预行6MWT显著提高,分别增加5.02%、7.83%及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6MWT过程中,病人的心率、Borg评分、SpO2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正式6MWD与METs-AT相关存在线性关系(r=0.78),方程式中决定系数R2和常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正式6MWT结果可作为评估运动耐量的准确测量指标,根据6MWT建立回归模型推导METs-AT适用于CHF病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3.
"未病""欲病""已病""瘥后"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时点,与现代心血管事件链中的不同阶段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中医"治未病"是体现预防、治疗、康复三阶段于一体的中医特色诊疗观念,此观念将三阶段视为承前启后的有机整体,又注重按照不同的分期区别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14.
上海市社区癌症患者抑郁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社区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癌症患者抑郁的认识,为在社区中开展癌症患者抑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市社区癌症患者共计2525例,调查方法包括自评和访谈,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抑郁自评量表Zung以及有关癌症患者疾病和社会信息的一般状况登记表.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本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3.3%,有5种因素与社区中的癌症患者抑郁发生密切相关,依次为:KPS评分、受教育程度、疼痛状况、收入和年龄,其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检验分别为-0.044、0.000;0.189、0.000;0.720、0.000;0.217、0.000;0.012、0.003.结论KPS评分下降、受教育程度低、出现癌痛症状、收入状况差和年龄大的患者,其抑郁的发生率也相应高.  相似文献   
115.
<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其是EV71型感染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在流行季节常出现爆发流行或流行,对婴幼儿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我们通过对凯里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分析,了解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徐策  穆晓洁  郑颖  丁蕾 《江苏医药》2012,38(1):50-52
目的探讨脾动脉超声检测评估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35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的脾脏厚度(SPT)、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SPA)及脾动脉阻力指数(RISPA)、搏动指数(PISPA)、血流量(SPFA);结合肝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测得的不同炎症程度分期(G1,G2,G3,G4期)的SPT、VsSPA及SPFA值均随病变分期增高而明显增大(P<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S0,S1,S2,S3,S4期)的SPT和RISPA均随病变分期增高而明显增大(P<0.05)。结论脾动脉超声检测能可靠评估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17.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关键抗原位点,并观察根据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扩增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采用Jameson-Wolf方法和ClustalX软件结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抗原位点,人工合成筛选的抗原位点序列,并连接到pIRESneo表达载体,3次(0、2、4周)对BALB/c小鼠进行核酸免疫,ELISA法测定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到6个关键抗原位点(MPA-1~MPA-6);ELISA法检测抗血清结果表明,抗原位点序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血清相对未免疫的小鼠血清稀释100倍后仍能表现出阳性结果;出血中和实验和攻毒实验表明,将抗原位点序列免疫小鼠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能有效中和蛇毒,从而对尖吻蝮蛇蛇毒引起的出血有防护作用。结论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获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cDNA序列的6个关键抗原位点,针对这些位点设计合成的新型免疫原展示出初步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了解南京市部分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制定从业人群免疫接种、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9年药检行业从业人员采用金标法等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氨酸转移酶及梅毒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有3406人体检,HBsAg阳性者有125人,阳性率为3.67%;HBeAg阳性者有30人,阳性率为0.88%;HBsAg、HBeAg同时双阳性者27人,阳性率为0.79%;抗-HBs阳性者1315人,阳性率为38.61%;抗-HBe阳性者有130人,阳性率为3.82%;抗-HBc阳性者有460人,阳性率为13.51%.乙肝感染模式有13种,其中十分之一有强传染性(10.28%),其余大多数进入恢复期或为既往感染(89.13%),极少数为非典型感染(0.59%).转氨酶阳性人数,两对半阳性者及两对半阴性者的转氨酶阳性率基本一致(1.91%,2.06%),未表现出乙肝感染人群比未感染人群转氨酶阳性率高的趋势.梅毒感染率为0.21%.结论 南京市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乙肝感染率较低,梅毒感染率也低.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利用化合物在高效液相色谱的保留时间测定强脂溶性化合物淫羊藿次苷-Ⅱ与苷元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选取一系列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作为参考物质,采用摇瓶法或通过数据库获得其油水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的对数lgP。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考物质在不同浓度有机相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外推得到有机相浓度为零时的容量因子kw,建立参考物质lgkw与lgP的线性关系方程式。用同样方法得到检验物质槲皮素和芒柄花素以及待测物质淫羊藿次苷-Ⅱ和苷元的kw。利用参考物质的线性关系方程式计算得到上述4个化合物的lgP,并和采用摇瓶法测定的检验物质的lgP作比较。结果 建立了lgkw与lgP的关系方程式:lgP=(1.532±0.091)lgkw-(1.805±0.301) (r2=0.959 0),摇瓶法测定检验物质的lgP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lgP范围内, 说明所选一系列化合物在高效液相系统和正辛醇-水系统的分配行为相似,可以利用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上的保留时间来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系统中的分配系数。计算淫羊藿次苷-Ⅱ与苷元的lgP分别为(5.114±0.712)和(6.074±0.769)。结论 HPLC可较准确、方便、快速的测定强脂溶性化合物(lgP>4)油水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20.
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对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胆管梗阻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搜集本院2008年7月~2009年3月阻塞性黄疸患者资料47例,全部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64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后将其0.625mm薄层扫描轴位源像(ASI)传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行扩张胆管曲面重建成像,作任意曲面以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上段胆管的扩张情况,对胆管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技术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4%及87%。37例胆管、胰头肿瘤或先天性疾病患者(25例为肝门部、肝外胆管癌或胆管炎症,3例为壶腹部癌,胰头癌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36例准确定位,32例得到正确诊断,术前64层螺旋CTCPR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达到97%及86%。结论: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CPR)能直观显示胆管病变,对诊断胆管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