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MCGB)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氟桂利嗪10 mg/d,睡前口服,连服2个月;B组患侧MCGB,1次/d,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进行第二疗程,共4个疗程。两个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管、血流变化。治疗结束后,由不了解治疗方案的医生判断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B组治疗前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为80.0%、82.5%;治疗结束后脑血管血流异常率分别50.0%、12.5%;治疗结束后治愈(优)率分别为5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GB能够有效纠正脑血管的舒缩功能失调,对偏头痛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经随机双盲对照分析,对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50例顽固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患者被纳入,并且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导下进行经翼腭窝(A组)或经卵圆孔(B组)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ores,VAS)、患者满意度评分(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PSS)进行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疗效评定。同时记录手术副作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 :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临床疗效、副作用和术后复发率,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经翼腭窝组少于卵圆孔组(P<0.05)。结论 :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相比,两者均具有定位确切、操作方便和有优良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手术并发症较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总结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在DSA介导下,经前外侧穿刺入路,对病变椎间盘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以治疗前和治疗后3d、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优良率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3d、3个月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3d和3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分别是85.71%和88.10%。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椎间盘减压的目的、疗效优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5.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受肩胛上神经阻滞的75例肩周炎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肩胛上神经、血管及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超声清晰显示71例肩胛上神经,4例不能确定,需利用神经刺激定位仪予以确认;75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未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4、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7.71±0.87、3.86±0.57、2.83±0.31及1.97±0.30,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具有实时、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