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6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5篇 |
内科学 | 112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58篇 |
特种医学 | 42篇 |
外科学 | 55篇 |
综合类 | 177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7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47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患者男 ,36岁 ,以头痛、吞咽困难 14d ,伴左侧肢体麻木12d,于 2 0 0 4年 7月入院。体格检查 :意识清楚 ,吞咽反射减弱 ,左侧头、面部及躯体浅感觉减退 ,右侧肢体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 :MRI显示双侧脑白质多发梗死灶 ,右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 (图 1)。DSA及三维成像显示 ,右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扩张 ,约 17mm× 7mm ,近端动脉轻度狭窄 (图 2 ,3)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 (PICA)未显影 ,其供血区由右侧小脑前下动脉 (AICA)代偿 ;左侧椎动脉于颈段闭塞。术前诊断 :右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决定行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在全身麻醉下 ,行右股动脉穿… 相似文献
842.
硬脊膜动静脉瘘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脊髓病变的MRI特点,探讨脊髓病变与畸形血管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经DSA证实的SDAVF患者32例,应用场强3.0T超导型MRI扫描仪于术前行常规脊髓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按照脊髓病变的范围,分为局限(1~4个椎体)、中度(5~7个椎体)和广泛(8~10个椎体)病变三组。按照改良的Aminoff和Logue步态与排尿障碍法,于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6分为轻症者,≥6分为重症者。结果①30例病变中心位于下胸段(94%,30/32)。32例中病变局限组8例(25%),临床轻症者6例,重症者2例;中度组19例(59%),临床轻症者5例,重症者14例;广泛组5例(16%),轻症者1例,重症者4例。②32例患者髓内均可见T2WI高信号,31例高信号位于脊髓中心,呈"铅笔样"改变,1例呈弥散状分布;2例髓内可见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后,31例脊髓强化,1例未见强化。③瘘口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内12例,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外20例。④31例引流静脉范围≥相应脊髓病变范围,且引流静脉与脊髓病变部位一致;1例脊髓病变>引流静脉范围,引流静脉与脊髓病变部位部分一致。结论①SDAVF脊髓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843.
目的监测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lactamases,ESBLs)的产生及其对常用抗生索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所分离的482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法国梅力埃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检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山2003年的28.9%上升到2004年的40.1%,差别有显著性(P<0.05)。产ESBLs株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株;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ESBLs菌株有较好敏感性,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然为最有效抗尘素。结论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显著升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然为最有效抗牛素;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相似文献
844.
目的探讨激素性骨梗死在膝关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因大量应用激素引发膝关节骨梗死的MRI表现.结果 5例共发现13个病灶:股骨干骺端5个,胫骨干骺端4个,股骨外侧髁1个,股骨内侧髁骨性关节面下1个,胫骨结节1个,髌骨1个.MRI表现:3个病灶边缘表现出"单环征";3个病灶边缘表现出"三环征",其中2个病灶呈"地图样";5个病灶呈小灶性长T1长T2信号;2个病灶由多个点状长T1长T2信号簇集而成.结论激素性骨梗死为多发病灶,且MRI表现有特点,MRI检查可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45.
846.
目的 了解冬春季节兰州地区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状况。方法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对兰州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年龄16岁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467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法)就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①174例(174/467,37.3%)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其中FluA132例(132/467,28.3%);Flu B80例(80/467,17.1%);RSV68例(68/467,14.6%);ADV22例(22/467,4.7%);PIV7例(7/467,1.5%)。②少数患者(58/467,12.4%)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同时感染情况,其中有27例(15.5%)合并细菌感染,27例中有14例(14/27,51.9%)有基础疾病。结论 ①病毒是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中流感病毒(FluA、Flu B)是兰州地区成人冬春季节急性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体,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和副流感病毒(PIV)少见。②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呼吸道病毒同时感染的现象,少数病例有继发细菌感染。③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呼吸道病毒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47.
脑动静脉畸形静脉引流特点的血管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脑动静脉畸形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观察引流静脉的类型、引流方向、扩张度、迂曲程度、有无静脉湖、引流静脉及静脉窦有无狭窄及其部位等。结果 颅内脑动静脉畸形静脉引流可出现多种形式,其中深、浅静脉均引流33例,单纯浅静脉引流23例,单纯深静脉引流13例;引流静脉显著扩张40例,明显迂曲33例,明显狭窄34例,静脉返流28例,出现静脉湖17例,静脉窦狭窄62例,静脉窦缺如或闭塞30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的影像学表现尽管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其引流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48.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 15,IL-15)原核表达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从经脂多糖刺激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出mRNA,RT-PCR扩增出IL-15成熟肽前体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克隆(PGEX-4T-2/IL-15)。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图谱。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经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4T-2/IL-15原核表达克隆;经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42×103Daltons的融合蛋白,且该蛋白能与抗IL-15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人白介素-15原核表达克隆的成功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15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9.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1月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相似文献
850.
目的了解本地区粘质沙雷菌临床分离株Ⅰ、Ⅱ、Ⅲ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探讨整合子与其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经VITEK-2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鉴定的粘质沙雷菌287株,以煮沸法制备细菌DNA作为PCR扩增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第Ⅰ、Ⅱ、Ⅲ类整合子,分析比较整合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287株粘质沙雷菌中,有262株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91.3%,3株细菌检出Ⅲ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整合子。药敏结果显示,第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P均0.0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Ⅰ类整合子在粘质沙雷菌中普遍存在,Ⅰ类整合子与粘质沙雷菌的多重耐药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