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智慧医疗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和度量,实现医生、患者以及各医疗机构之间的高度协作,达到医疗信息的高度移动与共享,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服务模式。从智慧医疗的概念及传统就医模式、医疗体系现状出发,针对中医药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药个体化智慧诊疗服务模式,阐述了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辨证施治”为标志的人工智能系统、以“理法方药”为核心的制造大数据云平台、以“剂工质效”为重点的智能制造体系、以“个性定制”为特点的物联网平台和以“前店后坊”为模式的服务新业态,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医疗下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服务模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脱发是一种常见皮肤科疾病,与遗传、衰老、免疫、激素、感染、精神和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药防治脱发历史悠久,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意义。防治脱发的中药以补虚类、清热类和活血化瘀类为主,该类中药除具有生发、育发的药理活性外,还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调节毛囊生长异常的特点。对补虚、清热、活血化瘀等类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防脱生发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脱发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为中药防脱发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川芎中的总生物碱(TA)、总酚酸(TPA)与替莫唑胺(TMZ)配伍前后对TMZ在C6胶质瘤大鼠血、脑、肿瘤中药动学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灌胃给与TMZ、TMZ+TA、TMZ+TPA,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脑、肿瘤组织,处理后用液质连用(LC-MS/MS)测定血、脑、肿瘤组织中TMZ含量,统计分析配伍前后药动学参数的差异;另取C6胶质瘤大鼠,分别连续5 d灌胃给与TMZ、TMZ+TA、TMZ+TPA,最后一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取含瘤全脑组织,处理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occludin、claudin-5、ZO-1和caveolin-1蛋白水平。 结果 TMZ分别与TA、TPA配伍后,C6胶质瘤大鼠血中AUC (0→∞)与TMZ单用组相比无显著变化,tmaxcmaxCL/F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川芎中的TA、TPA均能显著提高TMZ脑内AUC (0→∞),显著增加脑血分布比,使得TMZ脑靶向性指数DTI分别为1.35、1.24。TMZ与TA、TPA配伍后,C6胶质瘤大鼠肿瘤内主要药动学参数与TMZ单用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MZ肿瘤靶向性指数DTI分别为1.07、1.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川芎TA、TPA均能显著抑制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aveolin-1蛋白表达,TMZ分别与川芎中的TA、TPA配伍后,可显著增加caveolin-1蛋白表达,显著抑制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但对ZO-1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川芎中的TA、TPA增加TMZ入脑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6胶质瘤大鼠脑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上调caveolin-1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4.
曹明  柯刚  钟钰  胡鹏翼  温晓  胡慧璇  刘豫  郑琴 《中草药》2024,55(12):4272-4286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和破坏性的脑肿瘤,但单一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多、易产生耐药性,临床预后不良,复发率高。研究表明,中药单体联合化学药在治疗 GBM 中能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化学药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显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中药单体与化学药联用治疗 GBM 的给药途径涵盖口服、鼻腔给药、注射等多种途径,剂型涉及脂质体、纳米粒、纳米胶束等多种纳米制剂形式。总结了中药单体联合化药抗 GBM 的给药途径和纳米制剂的类型,以期为中药单体联合化药抗 GBM 的纳米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行为。方法:采用MTT法确定乌头碱在Caco-2细胞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浓度范围,以乌头碱累积转运量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分进行检测,考察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乌头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双向转运。结果:乌头碱累积转运量与孵育时间、给药浓度呈正相关,不同浓度乌头碱Papp保持恒定,无统计学差异,且外排作用明显强于吸收,外排比接近1.5,Papp约为1×10-5cm·s-1。结论:乌头碱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可能存在外排蛋白的参与,为吸收良好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孔圣枕中丹加味方治疗心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心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孔圣枕中丹加味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片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质量方面: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方面:治疗2周和4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实施亲情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亲情护理实施后老年手术患者总满意度为98.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71%(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亲情护理,可消除老年患者术前不良心理因素,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88.
郑琴 《中国药业》2010,19(23):70-71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和小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62例有生育要求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性手术)和药物治疗组(小剂量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腹腔镜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及妊娠包块吸收所用时间明显短于药物治疗组(P〈0.01);术后3~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腹腔镜组治疗后2年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综合了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的优势,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观察极低体重新生儿进行胃肠外营养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并探讨肉碱防治极低体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效果。方法将64例极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胃肠外营养,治疗组予胃肠外营养治疗外,应用肉碱,观察两组PNAC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NAC发生率14.7%,对照组DNAC发生率40%,治疗组PNAC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肉碱能显著降低极低体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