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5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考察合煎、分煎镇痛灵方提取液中乌头总生物碱、芍药苷及胡椒碱的变化。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乌头总生物碱;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流动相分别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在230 nm波长处测定芍药苷;甲醇-水(75∶25),在328 nm波长处测定胡椒碱。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乌头总生物碱3.28~29.80 μg/mL、芍药苷0.408~40.800 μg/mL、胡椒碱1.5~9.0 μg/mL,合煎液中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量明显高于分煎液,合煎液和分煎液中胡椒碱的量无明显差别。结论 镇痛灵方合煎与分煎对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问题是影响中药行业节能、减排以及保障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问题。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新学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制药装备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制药装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众多企业的制药装备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其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中药制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及发展趋势;探讨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的可能途径和新方法,助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力求实现中药制药过程的低碳和环境友好,同时保证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在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56例和中度组44例,并选取50例同一时期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IGF-1在各组孕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3组孕...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究血清尿酸(U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尿酸盐转运蛋白(UAT)水平预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 S O)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243例糖尿病伴下肢A S O患者,根据预后情况(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下肢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预后好组...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性功能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67例接受阴道试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单纯盆底肌锻炼,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和产后4个月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盆底肌张力测试等级、尿失禁发生率等。结果在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并无明显差异(Z=0.075,P>0.05),在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等级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Z=4.192,P<0.05)。产后2个月时两组产妇的FSFI、性交痛、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阴道润滑、性唤起及性欲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1.17、0.42、0.24、0.98、0.06、0.80、0.85,均P>0.05);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女性性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t值分别为10.31、12.77、12.54、11.69、6.44、3.51、5.28,均P<0.05)。产后1个月时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453、0.047,均P>0.05);产后4个月时试验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t值分别为5.963、4.586,均P<0.05)。在产后4个月内试验组产妇并未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症状,而对照组产妇中则有7例(8.43%)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但是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产后盆底肌张力和性功能状况,有效缓解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并且在缓解和消除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方法:以复合造模思路,在采用胶原诱导复制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基础上,结合孤养法和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方法,造成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结果:造模后给予行为学测试和下丘脑5-HT、5-HIAA含量测定,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大畸形,关节炎指数增高,蔗糖水饮用量、旷野试验中水平及垂直得分、下丘脑5-HT、5-HIAA含量都明显小于正常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关节肿大畸形,关节炎指数增高,呈抑郁状态,兴趣丧失,快感缺乏,运动迟滞等,能充分模拟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患者的核心症状,实验重复性较好,是研究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9.
目的:优化栀子苷(ceniposide)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栀子苷PLGA微球,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微球的包裹情况.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栀子苷微球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载药量为6.15%,包封率为58.84%,DSC分析结果表明栀子苷能被PLGA材料有效包裹.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为制备栀子苷PLGA微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