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62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3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调研近年来国内外胃溃疡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溃疡动物模型、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药对胃溃疡在辨证论治下具有高治愈率、副作用小、价格较低等优势和特点.但在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仍以实验动物模型为主,缺少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模型,且临床研究深度不够,大多只是简单推测某几个指标,缺少对指标间关系的摸索等.在全面介绍了近年来抗胃溃疡中医药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对中医药抗胃溃疡研究的发展前景也作了分析,以期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阈下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三所附属医院门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及太阳宫和小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MADD患者208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症状、精神病学量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贝叶斯网络和关联规则技术建立证候模型,分析其中医证候学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学规律为(1)肝郁脾虚证主症:忧愁善感,善太息,胁肋胀痛,腹胀,腹泻,嗳气,神思不聚,神疲乏力;次症:头晕,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舌红,苔薄白,脉弦。(2)心脾两虚证主症:紧张,心悸,自汗,入睡困难,善忘,纳差,腹胀,口淡无味;次症:兴趣索然,神疲乏力,神思不聚,头晕,舌淡红,苔薄,脉细弱。(3)心肾不交证主症:入睡困难,五心烦热,心烦易怒,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次症:性欲低下,心悸,口苦口干,耳鸣,坐立不安,舌红,苔少,脉细数。结论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是阈下焦虑抑郁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尤其是证候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红花乙醇减压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红花减压辅助提取的工艺参数,为该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沸腾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参数进行考察,结合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药材表面的微观形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50%乙醇于65℃提取2次,每次42 min。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1.51%。结论:优选的减压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羟基红花黄色素A得率显著高于传统回流提取法,提示减压提取法适合中药材中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通过工艺优化,制备释放度符合肠溶制剂要求的三七总皂苷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首先制备三七总皂苷载药丸芯,然后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设备,以丙烯酸树脂类包衣材料Eudragit L30D-55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并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肠溶包衣处方.结果:所得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百分数小于5%,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3 h内累积释放85%以上.结论:制得的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三七总皂苷类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栀子苷(ceniposide)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栀子苷PLGA微球,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微球的包裹情况.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栀子苷微球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载药量为6.15%,包封率为58.84%,DSC分析结果表明栀子苷能被PLGA材料有效包裹.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为制备栀子苷PLGA微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解表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表证。解表中成药制剂品种繁多、工艺各异,一些处方相同、功效相近的解表中成药,在制法和质量标准上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对其功效有一定的影响。从《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含挥发油的解表类中成药的情况、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挥发油对解表药解表功效的重要性、制法对解表作用的重要影响,并在中医药"方-证-剂"对应的中药制剂指导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方-证-制-剂-质"对应指导中成药组方、制备和质量控制的指导思想,以期对现代中成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再评价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