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雪云  罗梨芳  郑晓燕 《家庭护士》2009,7(12):1103-1104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本科室实习护生105人实施带教.[结果]应用护理程序带教后,护生出科平均成绩明显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手术室护理带教,使手术室带教工作有目标,提高了手术室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奥马珠单抗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者20例。收集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患者肺功能数据,评估肺功能改善状况;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29个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估哮喘控制改善状况;采用全球治疗有效性评估(global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GETE)评分评估治疗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4个月后,肺功能中平均用力呼出50%肺活量呼气流速(maximal expiratory flow at 50%of forced vital capacity,MEF50%)显著改善(P<0.05);血清中辅助性T17细胞(helper T17 cell, 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及IL-23水平显著上...  相似文献   
43.
69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脑脊液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 gyliasis cantonensis)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皮肤异常感觉等,可伴有面部或肢体麻痹、畏光、复视等,重症患者可有持续高颅压,脑部、肺部定位性损坏造成的相应表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B型利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和治疗缓解期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90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期血清CRP、CK-MB和BNP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RP、CK-MB和BNP...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70例口腔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及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降低幅度、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1、3、7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7、14 d后,观察组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QLQ-C30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口腔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管损伤应用内镜联合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住的98例LC术后胆管损伤采用内镜联合手术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中LC术后早期出现异常临床症状者采用B超或CT检查后,分别实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86例次,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7例次,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20例次;6例术后6个月-2年内出现延迟性胆管狭窄者经B超检查后亦实施了ERCP,均明确诊断并作出分型。92例采用ERCP治疗,治愈86例,6例未愈改开腹手术,经ERCP治愈率为93.5%。开腹行胆道重建手术12例均恢复胆道的通畅。全部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5年以上,临床症状消失,肝功恢复正常,MRCP检查胆管通畅。结论应用内镜联合手术处理LC术后胆管损伤,可及早明确诊断胆管损伤的类型和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治疗新生儿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82例Ⅰ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HHHFNC组40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2例.比较两组通气后1h和24h血气分析指标、变更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HHFNC组1h、24hPaCO2较nCPAP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6、3.141,均P<0.05).HHHFNC组患儿喂养不耐受(χ2=4.518,P=0.033)、鼻部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Fisher精确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HHFNC组患儿无气漏症病例,而nCPAP组气胸发生率为9.5%,均为足月儿,在足月儿中发生率达33.3%.结论 与nCPAP相比较时,HHHFNC在治疗Ⅰ型新生儿呼吸衰竭时虽然氧合及远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可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早产儿可减少鼻部压疮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可能减少足月儿气漏伤的发生.故在各类疾病导致的Ⅰ型呼吸衰竭中,HHHFNC可能成为替代nCPAP的有效无创通气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3例2岁以内危重婴幼儿运用24G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结果 43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35例,2次穿刺成功8例,X线定位后3例导管进入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2例导管反折进入胸壁静脉,调整后进入锁骨下静脉。结论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及2004年我院住院病历各420例,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9.8%,合理使用率为77.6%。其中,单纯预防性用药者,单纯治疗性用药者、预防合并治疗性用药者、用药指征不明确者分别占42.4%、23.0%、33.1%、1.5%。2004年抗生素的使用率为80.5%,合理使用率为62.4%。其中,单纯预防性用药者、单纯治疗性用药者、预防合并治疗性用药者、用药指征不明确者各占40.2%、24.6%、34.3%、0.9%。结论:我院临床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根据病原菌及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0.
护理岗位管理对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相关概念的混淆,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对护理岗位管理相关概念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现状,对北京市市属医院护理岗位管理进行了初步规划,提出北京市市属医院进行护理岗位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