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我科以"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提高静脉采血满意度的方法。结果: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由实施品管圈方案前的89.60%升高至实施后的9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营造员工团队合作及学习的环境,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缺氧程度与瘢痕疙瘩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基因表达的量化关系和关联性,进一步探讨缺氧通过HIF-1a途径促进异常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设立不同O2浓度组,在常氧及不同程度缺氧条件下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比较各组间HIF-1α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常氧(20%)、不同缺氧浓度(10%、5%、1%)下.HIF-1α蛋白表达相对含量(HIF-1α/β肌动蛋白)分别为0.007±0.006、0.133±0.006、0.537±0.015和0.903土0.021,表明缺氧系统中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缺氧条件促进了瘢痕疙瘩中HIF-1α蛋白的表达,而且表达的量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缺氧通过HIF-1α基因途径与异常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抢救急诊科外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多发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出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以传统方式抢救的多发伤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乳酸和体温恢复时间、PT和ATT及BE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DIC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和ATT及BE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DIC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多发伤中运用损伤控制能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测定短柄五加地上部分中的无机元素。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14个无机元素(Ca、Na、Al、Mn、Cu、Pb、Zn、Mg、Fe、Ba、Cd、As、Ni和Se),探讨了微波消解功率、消解剂的比例和用量、消解时间等因素对各元素测定的影响,优选了最佳消解条件,并对Ca/Mg和Cu/Zn含量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短柄五加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无机元素,且Ca/Mg和Cu/Zn含量比值分别为1.5487和0.9121,加标回收率为97.6%~104.2%,RSD(n=3)≤3.9%,检出限≤0.043μg.mL-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同时测定短柄五加中的多种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115.
徐庆余  潘光华  郑旭东  武卫  胡永启 《浙江医学》2011,33(6):819-821,824
目的 探讨在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早期,积极补充凝血底物在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将60例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干预组在输注首剂红细胞或术前就给予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底物.常规治疗组依据传统观念用浓缩红细胞复苏或手术后才输注凝血底物.两组同样积极处理原发创伤,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控制出血,实施恰当的休克复苏,防治低体温和联合使用各种止血药物,并在ICU积极救治"致死性三联征".在术后1h和术后5d,再次检测凝血、纤溶等指标,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恢复及预后.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干预组凝血、纤溶指标及预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28d病死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所降低(40.6% vs 69.8%,P =0.046).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早期积极补充凝血底物有利于凝血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长骨干骨折应用非扩髓的带锁髓内针治疗以及其手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的长骨干骨折的50例病例,手术中复位后应用非扩髓的带锁髓内针植入,上、下端分别用2枚不同方向的螺丝钉绞锁,起静力性弱锁固定作用,使折端固定牢靠。结果:应用该术式,手术时对骨折局部的血运破坏小,保护了折块的血运,使骨折愈合更加有保障,符合生物力学的观点;患者早期活动时能耐受,从而防止骨折病的发生。结论:认为该手术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术治疗骨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7.
正交试验法优选东紫苏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东紫苏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流动萃取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微波功率为600W、萃取溶剂为甲醇、溶剂流速为8ml/min、萃取管内径为10mm。结论:微波辅助流动萃取法具有简单、安全、快速、准确、萃取率高等优点。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东紫苏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穗花杉双酮(Ⅰ)、β-胡萝卜苷(Ⅱ)、迷迭香酸(Ⅲ)、2羟甲基-5-甲氧基苯基-O-β-D-喃葡萄糖苷(Ⅳ)、2-羟甲基-5-甲氧基苯基-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结论 化台物Ⅴ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东紫苏素A(bodinierine A),Ⅱ、Ⅲ和Ⅳ为首次从香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东紫苏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4′,5-二甲氧基二苄基-4-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没食子酸(Ⅱ)、( )-儿茶素(Ⅲ)、香草醛(Ⅳ)、山柰酚(Ⅴ)。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东紫苏苷C。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郑州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及教学的需求、认知、认可水平,以期指导法医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郑州大学法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以无记名调查问卷方式对已修完法医学课程的291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98.97%(288/2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法医学课程;96.91%(282/291)的学生对法医学课程非常重视;81.44%(237/291)的学生认为法医学课程时间安排合理;认为不上课的原因为懒惰(思想不端正)、医院实习、备考出国及其他的学生分别占53.26%(155/291)、66.67%(194/291)、37.11%(108/291)、22.68%(66/291)。58.76%(171/291)的学生希望教学方式更多样化;72.51%(211/291)的学生认为开设法医学课程实验课或实践课有必要;认为能通过增加考勤、计算平时分数,提高老师个人魅力、改变教学模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学校严禁医院留下未完成学业的医学生见习提高课堂出勤率的方法的学生分别占50.52%(147/291)、68.38%(199/291)、6.87%(20/291)、0.69%(2/291);89.35%(260/291)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应为开卷。82.82%(241/291)的学生认为《法医学》教材合理;对教材的建议为通俗易懂、详略得当,增加真实案例,增加彩图及本校教师参与编辑的学生分别占13.75%(40/291)、10.31%(30/291)、9.62%(28/291)、0.69%(2/291),对教材无建议的学生占65.64%(191/291)。结论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希望法医学教学方式更多样化,半数以上学生建议开设法医学实验课或实践课,为今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课程等方面进行法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