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DA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41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预后,良好11例,中残10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24%。结论DA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CT/MRI等影像学技术,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2.
和胃止痛颗粒是我院研制的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制剂,由延胡索、肉桂、当归、白芍、陈皮等10味中药组成,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延胡索、肉桂、当归、白芍、陈皮、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延胡索乙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3.
侧侧缝合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侧侧缝合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法选择10例不适宜施行常规修复方法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损伤至修复术的时间为1~10个月,平均4个月。将受损神经的适宜部位与相邻神经干并拢,纵行切开两神经相邻面的神经外膜和束膜1~2cm后,侧侧紧密对合,以9/0~11/0无损伤线侧侧缝合切开的束膜和外膜。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结果9例患者经3个月~3年随访,平均16个月。6例达到主要支配区的M3S3级,3例达到M2S3-级,供体神经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有4例从M5S5级下降至M4S4级,3周~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神经侧侧缝合法可作为一种不能用常规方法修复的损伤神经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郑旭东  陈炯 《浙江医学》2004,26(6):440-441
创伤后创口感染是组织修复的主要障碍,而外伤性创伤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细菌污染伤口[1],尤其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污染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加以清除.因此了解伤口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分布,针对性地实施治疗很有必要.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将不同浓度的溶葡萄球菌酶(FE)复合酶(百克瑞,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挫伤、挫裂伤及深Ⅱ度烧伤后的感染创面,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开展多发伤综合救治的优越性.方法 比较多发伤综合救治组(治疗组)40例与分期手术组(对照组)40例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综合救治组的病死率为7.5%,住院时间为16.3±8.7 d,分期手术组病死率为17.5%,住院时间为27.5±8.5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诊科开展多发伤综合救治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并能充分发挥急诊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6.
瑞芬太尼(Remifentanyl)是一种新的阿片类药物,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异丙酚是速效短效,苏醒迅速而完全的静脉全麻药,两者复合用于临床麻醉显示出突出的优点。为此作者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苏醒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回顾分析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治及腹腔内压力(IAP)监测方法.方法:在SAP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减压治疗(腹腔灌洗25例、常规穿刺引流11例、CT引导下32F Trocar Catheter后腹膜置管闭式引流6例、手术减压引流2例、因并发症行手术治疗8例),分析现有各种IAP监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4例ACS缓解,3例因常规穿刺引流减压不充分ACS持续进展,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占12%(3/25),导致死亡1例,另外2例行开腹减压手术后缓解:6例在CT引导下行32F Trocar Catheter后腹膜置管闭式引流后ACS均缓解.结论:SAP合并ACS诊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有效治疗.诊断关键是监测IAP,测膀胱内压是目前测IAP的金标准.对SAP合并ACS患者进行CT引导下32F Trocar Catheter后腹膜置管闭式引流,可以有效减轻SIRS,降低IAP,避免发展成难于控制的ACS和MODS.在ICU病房应对重症患者,尤其是SAP患者,常规做腹内压的监测,对于确诊ACS的患者更应该长期重症监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检测CIDEA基因在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脂肪组织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例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和6例正常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中CIDEA的表达水平.结果 CIDEA在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脂肪来源干细胞,提示其在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肿瘤干细胞引发脂肪组织肿瘤相关.结论 CIDEA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呈现相关性,其表达的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脂肪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寻找具有优秀活性的喹诺酮类抗结核药物。方法设计合成脂溶性更大的含有取代吲哚满二酮-1-乙基的加替沙星衍生物,测定其体外抗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HRMS确证。目标物普遍具有良好的抗分枝杆菌活性(MIC为1.56~6.25μg/mL),但均弱于其母药加替沙星。其中,化合物3h对草分枝杆菌CMCC93201和耻垢分枝杆菌CMCC93202的活性分别是利福平的4倍和2倍。结论脂溶性并非决定喹诺酮类化合物抗分枝杆菌活性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0.
2002年4月至2007年4月.本院采用输尿管镜结合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