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5例烧伤患者的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平时还是战时 ,成批烧伤都是突发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大批伤员到院 ,往往使医疗单位措手不及 ,引起工作忙乱 ,造成成批烧伤救治的失败。我院烧伤科 2 0 0 2年 1月收治一批 2 5例烧伤伤员 ,由于应用平战时成批烧伤救治预案和“五早”救治经验[1] ,抢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5例伤员为扑灭山林大火被烧伤的部队官兵 ,均为男性 ,年龄 19~ 2 9岁 ,平均 2 1 4岁± 2 0岁。按 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诊断分类标准 ,特重度烧伤 6例 ,平均烧伤面积 6 1 2 %± 15 9% ,Ⅲ度面积 4 3 2 %± 14 9% ;重度烧伤 5例 ,平均烧…  相似文献   
42.
烧伤后胃肠道并发的应激性溃疡表现为粘膜糜烂或出现急性溃疡,易于发生大出血。10岁以下儿童烧伤698例,其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自1990年3月至1995年2月我们共收治小儿烧伤698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者102例,发病率达14.6%;因消化道大出血致死者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中,男孩55例,女孩47例,小于3岁者52例,3~6者31例,7~12岁者19例。烧伤面积:1%~14%者10例,15%~24%者19例,25%~49%者68例,超过  相似文献   
43.
军队医院战术储备药材的供应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军队医院战术储备药材的供应与管理,本在总结了军事演习中药材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军队医院战术储备药材的供应与管理的设想,为军队医院搞好战术储备药材的供应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致皮下色素沉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左眼外眦部瘢痕(面积10 mm×2 mm)增生伴痒痛3个月.入院后将曲安奈德(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H53021604)+20 g/L利多卡因溶液按1:1比例稀释,摇匀后注射至瘢痕内,注射量为0.5 ml(10 mg).注射1个月后患者瘢痕外观平坦,痒痛感消失.但注射部位皮下出现深黄色色素沉着,触之呈条状,无压痛(图1).随访观察2个月后色素沉着无缓解,于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肤后见皮下有黄色块状沉积物,面积8 mm×2 mm,部分与眼轮匝肌表面黏附,予以剥离切除后原位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半年,局部无明显瘢痕增生,未再出现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45.
经腋静脉行留置套管针输液应用于大面积烧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遭到广泛性破坏,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组织水肿,致经体表穿刺静脉输液困难,而伤后又需要积极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疗法等。腋窝由于部位隐蔽,局部皮肤一般不容易受到损害,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并发症较少。自1998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46.
2002年5月我科收治磷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例1:女性,9岁,玩耍时磷弹爆炸烧伤全身并呼吸急促7小时入院。检查:体温37.2℃,呼吸42次/m in,脉搏92次/m in,血压92/56mmHg,神志清楚,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明显。双肺闻及干性口罗音及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休克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后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sCD14)和肝损害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收集休克期切痂组和非休克期切痂组的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标本,检测内毒素(LPS)、s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休克期切痂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P<0.05),sCD14和各项指标呈正相关.结论严重烧伤后LPS、sCD14和TNF-α途径是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一条重要途径,休克期切痂可能通过该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早期主要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烧伤后肝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8.
例1 男,1岁。1994年9月13日热水烫伤左上下肢,伤后在当地医院输液,静脉滴注头孢霉素V0.5克,一日二次,创面涂湿润烧伤膏,未行包扎。因出现高热,精神萎糜,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而于伤后29小时转入我院。入院时查见创面泡皮下脓性分泌物甚多,奇臭,去除泡皮基底灰暗,呈侵袭性感染状,创面培养为绿脓杆菌,大便培养见霉菌孢子生长。诊断:烧伤面积18%Ⅱ度合并创面脓毒症。入院后即行创面清创,用0.5%碘伏纱布包扎,静脉滴注头孢霉素V、氧哌嗪青霉素,口服酮康唑。伤后第3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伤后一周  相似文献   
49.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与康复(附86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烧伤整形科郑庆亦陈锦河蔡林碧珍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愈率也不断上升。而我们认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应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做好功能恢复工作,使其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总结10例磷烧伤早期损害特点以及损害与初期应急措施的关系。结果磷烧伤现场救护和院前医疗措施及时、得当者,损害轻,内脏中毒性损害发生率低。结论现场自救互救,创面持续水处理是减轻磷早期损害的根本措施,尽早切(削)痂是中止磷继续向深层损害和吸收中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