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检索的主题词为"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或mini-open)、开放(open)及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检索时间和语言未作限制。纳入关于微创与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病变的对照研究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特征描述。利用Review Manager 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选择的评价指标包括手术相关性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放射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翻修手术例数和末次随访融合率。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5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仅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437例,微创组691例,开放组746例。质量评价提示纳入文献均属高质量队列研究(NOS评分5~9分)。微创TLIF与开放TLIF比较,前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后者(P0.01);术后3d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改善优于后者(P0.00001);术中放射时间明显多于后者(P0.0001);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翻修手术率、末次随访融合率、术后下肢痛VAS评分及ODI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TLIF相比,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早,术后腰背痛程度较轻的优势,且术后下肢痛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术中放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骨质疏松骶骨标本对4种骶骨椎弓根钉(双皮质、三皮质、标准骨水泥强化和终板下骨水泥强化)载荷后的下沉位移进行比较。方法取自11具新鲜骨质疏松尸体的骶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DEXA测定骨密度后在同一骶骨的左右侧随机置入直径7mm的双皮质和三皮质骶骨椎弓根钉。使用MTS试验机对螺钉进行30~250N压力加载2000次后取出螺钉。钉道内注入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将比双皮质或三皮质固定短5mm的螺钉再次置人(分别定义为标准和终板下PMMA强化),并重复上述加载。记录加载后螺钉的下沉位移,进行比较。结果11具标本的骨密度为0.55~0.78g/cm^2,平均0.7lg/cm^2。三皮质和标准PMMA强化椎弓根钉间的下沉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2种固定技术的下沉位移显著低于双皮质固定。终板下PMMA强化椎弓根钉的下沉位移显著低于其他固定技术。结论在骨质疏松状态下PMMA强化可显著提高骶骨钉一骨界面的结合强度。在上述4种骶骨固定技术中终板下PMMA强化椎弓根钉可获得最坚强的锚定。  相似文献   
103.
成人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成人股骨头坏死 (ANFH)治疗困难 ,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是股骨头坏死后塌陷〔1~ 3〕。本文就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发病机理成人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见于股骨颈囊内骨折 ,髋关节脱位等 ;后者为激素滥用、酒精中毒等所致。尽管引起股骨头坏死的病因众多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但其共同特征都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以及随之出现的修复反应 ,进而发生股骨头塌陷及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缺血、坏死、塌陷是股骨头坏死的不同病理阶段 ,缺血是…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应用球囊扩张的经皮后凸成形术已取得良好的疗效.最近,以色列Disc-O-Tech公司发明的一种新型后凸成形系统-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sky bone expender system)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5.
自从1911年Albee采用自体植骨棘突间融合治疗Port病,脊柱融合技术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骨科生物力学及骨科器械的迅速发展,脊柱融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广泛开展。然而,涉及腰骶节段的融合技术,以及定义更加广泛的脊柱。骨盆固定融合技术却仍然十分具有挑战性。困扰此项技术开展的瓶颈主要在于骶髂骨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器官、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106.
骨内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内压研究的进展DEVELOPMENTOFRESEARCHONINTRAOSSEOUSPRESSURE郑召民综述(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03)近年骨内压研究进展很快,成为骨循环研究的重要部分,兹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骨内压的概...  相似文献   
107.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 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 85例、98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间隙突出者 72例 ,双间隙突出者 13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1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 (6~ 2 0 )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优良率 92 9% (79 85 )。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腰椎不稳。患者术后第 3天即可下床活动 ,切口仅长 1 6cm ,行皮内缝合 ,不需拆线。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5 )天出院。 结论 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选择合适的病例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椎间盘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对椎间盘退变 (intervertebraldiskdegeneration ,IVDD)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进行了方兴未艾的研究。虽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 :细胞因子减少和炎症因子增多 ,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 ,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 ,髓核进行性脱水 ,椎间盘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被破坏 ,出现IVDD[1~ 3 ] 。提出应用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相结合的椎间盘再生 (intervertebraldiskregeneration ,IVDR )治疗新思路[4 ] 。1 细胞生长因子与IVDR1991年 ,ThompsonJP等检测了椎间盘中的细胞对各种生长因子的反应。从犬椎间盘髓核、纤维环…  相似文献   
109.
带血供骨移植加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