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 (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对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Student-t检验比较3组间TLR2、TLR4和TNFα表达的差异;3组病例TLR2、TLR4的表达水平间及它们与血清TNFα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1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3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和TLR4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MFI)分别为21.5±2.7、39.0±4.1.47.7±21.4和2.3±1.1、3.7±2.3、6.9±4.1;外周血清TNFα(ng/L)水平分别为53.8±38.1、164.3±89.9、359.8±1 40.0,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表达强度和外周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经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表达水平和血清TNFα表达水平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TLR2和TLR4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2.
伪膜性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期诊治的21例PM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21例病人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并伴有腹痛、腹胀、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现象。16例接受结肠镜检查,镜下显示病变主要累及远端结肠,大部分病人内镜下有较典型的改变。结论应用抗生素后若出现腹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肠镜检查是一快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停用原抗菌素、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是治疗PM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ME)观察乙肝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胃黏膜病变的微细结构的特点。 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5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乙肝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患者64名(PHT组),设置47名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胃黏膜微细结构进行比较。 结果PHT组胃黏膜分型以Z1型(51.6%)、Z2型(31.3%)为主。Z3型发生率PHT组与CSG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3%vs6.4%,P〉0.05)。PHT组集合静脉分型,以I型(46.9%)、D型(37.5%)为主。R型发生率PTH组明显低于CSG组(10.9%vs51.1%。P〈0.001);I型(46.9%VS31.9%,P〉0.05)、L型(4.7%vs4.3%,P〉0.0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黏膜分型、集合静脉分型可以反映门脉高压症组胃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GML发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65.7%,男女比例为1.69∶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和CT表现与胃癌等其他胃部疾病较难鉴别,内镜下多部位深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术前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病人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内外多发缺血型胆道病变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内外多发缺血型胆道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此类病例的治疗选择策略及相应预后.结果 31例病例中,男28例,女3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8.6+9.6)岁.平均发生时间在肝移植(271.29±149.32)d,合并严重肝动脉狭窄8例,合并胆漏1例,采用介入治疗8例、介入治疗+再移植术7例、再移植术5例.内科治疗8例,胆肠吻合术1例、2例病人放弃治疗.6例痊愈,均为再移植病人,好转7例,无效6例,死亡10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胆道感染(3例),非胆道病变(1例).总治愈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4%(6/31)和32.3%(10/31).反复介入治疗后无论施行肝移植与否,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53.3%,8/15).8例内科保守治疗病人有6例病情好转并相对稳定,1例胆肠吻合病人出现反复胆道感染.结论 对肝移植术后肝内外多发缺血型胆道病变,介入方法 的诊断价值高于治疗价值,合理的内科治疗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及推迟再移植的时间,而正确把握再移植的时机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端相对正常组织APRIL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肝癌的病理生理特点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癌组织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为0.58±0.10。远高于癌旁组织的0.22±0.09(P〈0.01),多个肿瘤病灶的肝癌组织APRIL mRNA的水平为0.64±0.09,高于单个肿瘤病灶的肝癌组织APRIL mRNA的水平0.53±0.11(P〈0.05)。结论APRIL在原发性肝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对抗APRIL功能在抗癌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脾静脉管径及脾脏厚度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脾静脉管径宽度及脾脏厚度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1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肝活检,肝组织按肝纤维化分级标准分为S_0~S_4。B超测量患者脾静脉管径宽度(SPV)及脾脏厚度(SPT)。结果 S_0至S_4组脾静脉管径宽度及脾脏厚度分别是:S_0为(5.0±0.9)mm和(31.7±6.9)mm,S_1为(5.5±1.0)mm和(33.3±4.3)mm,S_2为(6.2±1.0)mm和(36.2±5.5)mm,S_3为(7.1±1.8)mm和(42.1±13.6)mm,S_4为(8.6±2.8)mm和(47.4±11.6)mm。自S_2到S_4期脾静脉管径宽度逐步增加;S_3、S_4期脾脏明显逐渐增厚。结论脾静脉管径宽度及脾脏厚度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脾脏厚度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1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肝活检,肝组织按肝纤维化分级标准划分为S0~S4。B超测量患者脾脏厚度。结果S0~S4组脾脏厚度分别是:(32±7)mm、(33±4)mm、(36±6)mm、(42±14)mm、(47±12)mm。自S3到S4期脾脏明显逐渐增厚。结论脾脏厚度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价值。[方法]对3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狭窄段扩张、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行53次ERCP。狭窄24例,其中鼻胆管引流17例,内支架引流5例,放置鼻胆管失败2例。胆漏1例使用鼻胆管引流。狭窄合并结石1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泥3例,其中2例合并狭窄,行网篮取出胆泥合并鼻胆管引流。1例未完成诊断。其治愈率为6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常规检测。均数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TB、PT显著升高,但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清TNF-α水平与TB及PT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TNF-α可以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