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这种T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20例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congenital Fibrinogen disorders, CFD)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分析,以此提高对CFD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 收集20例CFD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常见的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因素,对其纤维蛋白原(Fib)的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寻找基因突变位点。对2例CFD患者家系成员采集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先证者相应突变位点区域基因检测。结果 20例CFD患者既往无明显出血病史,11例女性患者亦无自发流产史,20例患者Fib均减低,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20例患者检出13种基因突变,其中90%(18/20)为错义突变,5%(1/20)为缺失变异,5%(1/20)为移码变异,35%(7/20)患者存在FGA链104位点Arg35His突变,其中3种新基因突变国内尚未报道。结论 多数CFD患者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通过基因检测筛查后方可确诊,FGA链Arg35His是本地区的突变热点,均为维吾尔族,此位点突变是否与维吾... 相似文献
15.
民营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3):67-68
随着国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行业也在变革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带,医疗市场已随着改革的步伐,正日趋完善,已抛弃了原有的生、硬、冷的工作作风,取而代之的是:“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思维,以服务制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首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02月—2021年0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62例,随访至移植+100d,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M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2例患儿中共有36例(58.1%)在移植+100d内首次发生CMV感染,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8(23.5~56.8)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来源、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与CMV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Ⅰ-Ⅱ度aGVHD(OR, 22.025,95%CI,4.144~117.060)、Ⅲ-Ⅳ度aGVHD(OR,12.082,95%CI,1.144~127.653)P值均<0.05,与CMV感染独立相关。结论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与CMV感染的发生相关,应在移植早期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凝血功能差异。方法维吾尔族MM患者50例(维族组),汉族MM患者64例(汉族组),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采用凝固法检测3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I)I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维族组、汉族组FIB水平分别为(7.40±2.04)、(4.30±2.22)g/L,均高于对照组(2.12±0.94)g/L(P〈0.05),维族组高于汉族组(P〈O.05);维族组凝血因子Ⅷ水平为(96.61±19.23)%、汉族组为(96.42±17.03)%,均低于对照组(111.12±27.08)%(P〈0.05),维族组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TT、PT、TT、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MM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维吾尔族MM患者血液明显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买地娜·艾尔肯 刘虹 王一林 王一淳 黄琴 王增胜 古再丽努尔 郎涛 聂玉玲 安利 阿孜古丽 木合塔拜尔 张晓燕 富玲 艾何买江 毛敏 王晓敏 李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470-475
目的:探索CpG-寡核苷酸(CpG-oligodeoxynucleotide,CpG-ODN)免疫刺激法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细胞染色体培养中的价值,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进一步提高CLL核型培养成功率及异常核型检出率。方法:收集82例CLL患者的骨髓标本,分别应用植物血凝素(PHA)、CpG-寡核苷酸联合白介素-2(CpG-ODN DSP30+IL-2)刺激培养72 h后收获细胞,制备染色体,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分析。同时应用D13S25、Rb1、ATM、p53和CSP12探针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FISH)检测。比较2种细胞刺激剂进行染色体培养及iFISH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PHA与CpG-ODN DSP30+IL-22种免疫刺激法核型培养成功率(可分析分裂相t≥20个)分别为90.2%(74例)和68.3%(5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分别为13.5%(10例)和46.4%(26例)。PHA组核型培养成功率显著高于CpG-ODN DSP30+IL-2组(P=0.01),而CpG-ODN DSP30+IL-2组异常核型检出率显著高于PHA组(P=0.003)。iFISH异常核型检出率(74.4%,61例)显著高于CpG-ODN DSP30+IL-2组(P=0.000)。iFISH检测能验证CC分析检出的异常。结论:应用CpG-ODN DSP30+IL-2免疫刺激法培养CLL细胞,可提高异常核型检出率,特别是能检出提示预后差的各种易位。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