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患者,女性,27岁。既往因1型糖尿病15年,"糖尿病肾病"发展为慢性肾脏病5期,于2017年6月开始经右锁骨下静脉临时透析导管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尝试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均失败,1个月后建立左肘上肱动脉-肱静脉U型人工血管内瘘术,术后24小时内曾有短暂左前臂尺侧麻木,随后缓解,无其他不适。2017年8月因该人工血管内瘘吻合口血清肿不愈合,合并感染伴发热  相似文献   
72.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病变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共56条患肢.术前经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肢病变血管情况,对胫前和胫后动脉的远端(或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至少有一条开放者行PTA.术中选择与病变血管相同直径的长球囊导管(长80~120 mm)进行球囊腔内血管成形. 结果 对56条患肢中的38条行PTA,34条患肢完成治疗(34/38, 89.47%),其中4足(有溃疡)症状明显缓解,其余症状基本消失,患肢皮肤颜色、皮温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内,9条(9/34,26.47%)患肢再次出现缺血症状,其中5条患肢病变血管再狭窄,4条患肢病变血管闭塞(1条为急性闭塞),再次进行血管成形治疗,患肢缺血症状消失. 结论 PTA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较为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全年由同一外科医师实施的75例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26.67%),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9例(25.3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1.33%)。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患者(46.88%vs.11.63%,P0.05);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45.71%vs.10.00%,P0.05);同时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未行甲状旁腺移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0%vs.22.2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和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术中精细解剖甲状腺后被膜,尤其是尽可能保留下甲状旁腺血运,术后应用预防性药物可能有助于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缺血膝下病变在RutherfordⅡ~Ⅵ不同分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189例下肢缺血膝下病变(blow the knee,BTK)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207条肢体)。术前按Rutherford分级分组,术后随访并计算其临床症状缓解率、一期通畅率、生存率和保肢率。结果共入选患者189例,207条患肢。患者平均年龄(71.33±6.90)岁。其中,糖尿病148例、吸烟60例、高血压病124例、高脂血症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58例、肾功能不全21例、脑血管病30例。患肢Rutherford分级Ⅱ~Ⅲ级45条、Ⅳ级71条、Ⅴ~Ⅵ级91条。平均随访时间(21.8±5.2)个月,总体病死率7.41%。RutherfordⅡ~Ⅲ级术后第1年、第2年保肢率分别为97.56%和93.81%,Ⅳ级术后第1年、第2年的保肢率分别为92.55%和87.86%,Ⅴ~Ⅵ级术后第1年、第2年的保肢率分别86.50%和77.58%。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85%、67.12%、50.54%,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5.14%、54.67%、37.68%。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合并膝下病变安全、有效,虽然中期随访通畅率较低,但保肢率较高,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正力  郁正亚 《北京医学》2003,25(6):382-38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方法和可行的方案。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患者20例,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BI)=0.29,对其中17例2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19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2条肢体。结果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0.87,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防2~20个月,一期通畅率8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为94.1%。结论对糖尿病伴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濒临截肢的患者采用血管重建术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特点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就目前外科手术及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9.
肠缺血后肺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时相小肠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ALI)过程中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及其在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 ,阻断肠系膜上动脉 (SMA) 60min ,根据不同再灌注时间随机分为A(60min)、B(12 0min)、C(2 40min)组。AC、BC、CC组分别为其对照组。Evans蓝法测定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测定肺NOS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OS表达 ,同时进行小肠组织学检查以评价肠损伤程度。结果 肺漏出量随着小肠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A/AC组 :2 2 9.82± 18.13 /198.0 0± 2 2 .17;B/BC组 :2 74.12± 2 5 .40 /178.48± 2 0 .3 7;C/CC组 :2 69.87±2 0 .93 /195 .68± 10 .99。A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 :小肠损伤在A组、B组及C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肺组织iNOS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其中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肺组织eNOS表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肠道缺血 /再灌注损伤 :(1)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微血管漏出增加 ;(2 )引起肺内iNOS表达增高 ,且与小肠再灌注时间成正比 ,与肺血管漏出成正比。提示iNOS在肠缺血 /再灌注导致的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肢体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体会和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 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病例33例,术前平均踩肱指数(ABI)=O.27,对其中28例3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27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4条肢体。结果 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O.88,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访2-30个月,一期通畅率82.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93%。结论 糖尿病伴有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肢体濒临截肢,血管重建术仍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