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ng,MRI)信号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均值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采取3.0T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为A1组(n=7,1个月),A2组(n=18,1个月~1岁),A3组(n=6,1~2岁),A4组(n=23,2~5岁),A5组(n=24,5~10岁),A6组(n=22,10~15岁)。为观察从儿童到青年过渡时期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另将14例15~20岁青少年纳入B组进行研究(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监护人或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用3.0T磁共振机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 maging,DWI)扫描,在脑室周缘脑白质取6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进行表观弥散系数测量,并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及儿童的顶叶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与年龄增长呈明显负相关,其降低趋势在2岁前较明显,2岁后仍持续下降,但下降趋势明显减缓。②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仅A4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3),其他5组及总体男、女儿童的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114例正常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的侧脑室周缘脑白质左、右两侧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左侧为1039.319×10-5mm2/s,右侧为1026.295×10-5mm2/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613,P0.05)。结论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作为磁共振成像的定量指标,其变化可反映脑白质发育过程变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变化,可早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变化。  相似文献   
52.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为肝脏排序第2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ICC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ICC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影像检查对ICC的早发现及早治疗、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ICC的影像学表现可多样化,术前误诊率较高,易延误诊断,影响预后。本文对ICC的CT和MRI影像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 19例的CT和MR表现。结果共19例,其中头部3例,眼眶1例,颞下窝1例,胸部7例,腹盆部7例,其中多发2例,6例恶性。肿瘤直径1.5~25cm,瘤体呈类圆形或轻度分叶,11例有包膜。病灶小者密度均匀,等或稍高于肌肉,较大者中间可变性坏死、囊变,1例钙化。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信号变化较大,多呈等低信号。增强表现多样,5例轻中度强化,11例显著强化,其中4例渐进延迟强化,呈"地图样"改变。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的富血供肿瘤。影像学上病灶孤立,体积较大,境界清楚,T1WI等低类似肌肉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显著强化或渐进延迟强化,应考虑到该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54.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病,诊断并不难,但有部分脑出血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不典型,无偏瘫等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故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自2000~2004年收集的34例无肢体症状及体征的脑出血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34例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7~89岁,平均63.7岁。均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碘油CT对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诊断肝癌或肝癌术后复发、超声,平扫及增强CT检查肝内病灶最大径≤3cm患者56例。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后注入碘油4~12ml.1—4周后作CT扫描.根据CT检查结果作出前瞻性诊断并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6例共发现131个病灶。其中肝癌病灶109个,血管瘤12个.其它10个。在109个小肝癌病灶中四种影像方法检出率分别为超声70.6%,CT61.5%,血管造影61.5%,碘油CT85.3%。诊断特异性分别为68.8%.83.5?.1%和92.5%.碘油CT均明显为优.结论 本研究显示碘油CT是目前诊断小肝癌最敏感和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5月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2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GAG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水平低于治疗前,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T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复发率为1.56%,低于对照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临床症状,调节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复发风险,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NFAT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及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重硫酸盐测序法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不同肝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中NFAT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q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FAT2 mRNA表达,并分析肝癌组织NFAT2启动子甲基化与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NFAT2基因CpG岛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3.0%vs.21.6%,P=0.003);人肝癌细胞系HuH7、HepG2、Hep3B中NFAT2基因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34.8%、40.4%、37.0%,均明显高于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NFAT2基因CpG岛甲基化率(16.2%)(均P0.05)。肝癌组织NFAT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与癌旁组织(0.000 602 4 vs.0.001 469,P0.05),肝癌组织中NFAT2 mRNA水平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r=-0.661,P=0.027)。结论:肝癌细胞中NFAT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其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估壮药洗剂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5月就诊于桂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的AD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予地奈德乳膏外用+短期抗组胺药口服+壮药洗剂温水洗浴;对照组予地奈德乳膏外用+短期抗组胺药口服+温水洗浴。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的SCORAD评分、EASI评分、IGA评分,评估有效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评价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SCORAD评分、EASI评分、IGA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逐渐下降(P<0.01);(2)观察组较对照组SCORAD评分、EASI评分、IGA评分下降幅度更大(P<0.01);(3)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案治疗儿童AD均有效,联合壮药洗剂洗浴疗效优于未联合壮药洗剂洗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壮药洗剂可用于AD患儿维持治疗及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磁共振静脉造影在显示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畸形血管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5TMR扫描仪对30例确诊为KTS的患者进行MRI及磁共振静脉造影(MRV)检查。MRI主要采用脂肪抑制的TSE序列,MRV主要采用2D TOF序列进行检查。以MIP法进行重建。2例进行了增强TOF法MRV;2例于运动后、2例于病变部位扎绷带后重新扫描。结果MRV共显示KT静脉曲张14例,深静脉狭窄4例.不显影12例。结论 MRV可完整地显示KTS的血管畸形,结合MRI检查还可以显示骨骼软组织、血管瘤的病变程度,是一种新的有效、安全、快速、可重复的无创伤性的检查。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采用DTI检测正常人皮质脊髓束(CST)在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发育的规律。方法 采集120名头部MRI无异常的门诊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颅脑DTI数据, 按年龄分为10组, 每组12名(男、女各6名), 测量大脑脚、内囊后肢及半卵圆中心CST的FA值及ADC值, 比较不同年龄组间FA值及ADC值差异, 分析FA值和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大脑脚、内囊后肢、半卵圆中心CST的FA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FA值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 ADC值先降低后升高。≤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 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18岁受检者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 <0.05)。结论 DTI可反映CST微结构变化, 未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升高、ADC值下降, 成年阶段随年龄增长FA值下降、ADC值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