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7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38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26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338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539篇
内科学   958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科学   600篇
综合类   2343篇
预防医学   104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916篇
  24篇
中国医学   820篇
肿瘤学   33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9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三维测量方法应用于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术后颌骨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术后颌骨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 d(T1)、术后6~12个月(T2)螺旋CT数据,使用3D Slicer建模并导入Geomagic Qualify拟合配准、测量上、下颌骨各标志点三维移动距离。对T1、T2期各标志点坐标值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对有明显复发的标志点之间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25岁,平均21.3岁。T1与T2期各标志点水平向坐标值比较,仅在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期为(-50.47±4.44) mm,T2期为(-50.06±4.66) mm(t=2.948,P=0.011)。T1与T2期各标志点前后向坐标值比较,上颌骨上牙槽座点、左、右梨状孔点、左、右骨折线中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7.7 %(1.36/3.61)、35.7%(1.15/3.22)、25.4%(0.84/3.31)、26.9%(0.84/3.12)、14.0%(0.41/2.92);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左、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36.9%(1.75/4.74)、53.9%(2.45/4.55)、55.5%(2.72/4.90)、61.7%(2.90/4.70)、85.3%(2.20/2.58)、93.4%(2.40/2.57);复发距离与移动距离均显著相关(r值为0.572~0.736,P < 0.05)。T1、T2期垂直向各标志点坐标值比较,上颌骨垂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期较T1期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结论三维测量方法可准确反映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双颌术后颌骨的三维变化,术后上、下颌骨在水平向均无明显复发,在前后向均存在复发,与手术距离显著相关,在垂直向仅下颌骨存在旋转移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产酶机制及同源性。方法收集长沙市第一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采用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常见耐药编码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同源性。结果共收集到57株CRKP,mCIM试验阳性率为91.23%(52/57)。PCR共检出6种耐药基因,包括blaSHV、blaCTX-M-9群、blaKPC-2、blaTEM、blaCTX-M-1群和blaNDM-1,检出率分别为94.74%、68.42%、68.42%、56.14%、3.51%和1.75%,其中2株携带blaCTX-M-1群的菌株经测序证实为blaCTX-M-80和blaCTX-M-123,blaCTX-M-9群中1株为blaCTX-M-27,2株为blaCTX-M-14,其余均为blaCTX-M-65。PFGE结果显示,57株CRKP可分为A~H共8种不同的型别,以A型为主,占76.79%,其中A6亚型占32.56%。MLST结果显示,共检出ST11和ST29两种型别,以ST11为主,占75.00%。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为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且同时携带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PFGE和MLST结果表明: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存在克隆传播,需加强流行病学监控。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种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已有研究。本文拟探讨民族间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是否也存在差异。方法 作者对新疆地区的汉族居民 911人 (男性 4 6 6人 ,女性 4 45人 )及哈萨克族居民 773人 (男性 36 0人 ,女性4 13人 )随机个体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脂蛋白 (a) (Lp(a) )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进行测定。结果 与汉族人群比较 ,哈萨克族人群男、女均分别有较高的HDL c(P <0 0 0 1)和ApoA1(P <0 0 0 1)水平与较低的TG(P <0 0 1,P <0 0 0 1)、Lp(a) (P <0 0 0 5 )、ApoB(P <0 0 0 5 ,P <0 0 0 1)及较低的ApoB/ApoA1值 (P <0 0 1,P<0 0 0 1) ;汉族人群有 2 0 7%的个体ApoA1水平值低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9 8%的个体ApoA1值低于 1 2g/L ,汉族人群有 18 6 %的个值ApoB值高于 1 2g/L ,而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 14 3%的个体ApoB水平值超过 1 2g/L ;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 :TG、HDL c、Lp(a)、ApoAI及ApoB/ApoAI值水平均与民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 血脂、Lp(a)、ApoA1及ApoB水平存在显著的民族间的差异 ,哈萨克族人群具有较汉族人群明显为优的血脂谱 ,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控制和影响着个体  相似文献   
134.
大网膜移植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和伤后立即行大网膜脊髓移植是否对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程控电磁吸铁棒下落打击脊髓损伤模型,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观察SCI后1d、2d、7d组与伤后即刻施行大网膜移植组(存活7d)的细胞凋亡。结果 脊髓灰质区在伤后1d、、2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脊髓白质区在伤后1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伤后7d出现第2次高峰;伤后大网膜脊髓移植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较7d明显降低。结论 SCI后白质区和灰质区存在不同演变过程的神经细胞凋亡,SCI后即刻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提高立体定向手术的定位精确度。方法:32例帕金森患者均采用CT定位。通过微电极描述和记录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及丘脑腹外侧核(Vim)的电生理信号。从而pi和Vim核的电生理靶点。结果:电生理靶点坐标与原始CT靶点坐标的更换率为64%。总有效率为90%,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电极记录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6.
0 引言 我科 1996 / 1998分别应用消痔灵与强的松龙混合液、消痔灵液、强的松龙液行鼻息肉内 ,鼻息肉蒂部注射治疗鼻息肉各 5 0例 ,并设对照组为鼻腔滴入及口服类固醇激素 5 0例 ,合计 2 0 0例 ,观察并对比其疗效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男 12 8例 ,女 72例 ,年龄 8~ 78(平均 38)岁 ,病程 32 a~ 45 (平均 4.5 ) a.其中在本次治疗前做过一次鼻息肉摘除术后复发的 2 7例 ,做过 2次或 2次以上手术的 12例 .主要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 .全部病例治疗前均行鼻窦 X线拍片 ,其中上颌窦炎 12 5例、筛窦炎 5 8例、蝶窦炎 2例、…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代表性的方剂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张仲景组方中的阴阳兼顾、表里同治、攻补兼施等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对进一步阐明张仲景的用药组方规律,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8.
胆囊结石伴糖尿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9.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于10年前行阑尾切除时,发现阑尾呈椭圆形囊状改变,约2×2cm2大小,壁薄,游离肿物时不慎挤破,有胶冻样物流出,冲洗干净。病理回报:阑尾粘液囊肿。两年后再次发现右下腹肿块且出现肠梗阻表现。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物约4×3cm大小,有囊性感,且与肠管广泛粘连,疑有恶变,行囊肿和部分肠管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粘液囊腺瘤。近两年在体检中又先后发现左右肺占位,术中见肿物均约乒乓球大小,表现光滑,有完整包膜,呈囊性感。切开见内含浓稠粘液。囊内壁光滑。术后病理报:粘液囊腺瘤。治愈出院,定期全身复查,未发现肿块,现病…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评价以远端为蒂的腓肠浅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以远端为蒂的腓肠浅血管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其中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5例,伴有骨缺损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贴骨瘢痕2例,伴有跟骨骨髓炎1例。足背部皮肤慢性溃疡、骨外露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7.5cm×5.5cm;最大10cm×8cm。结果: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经6-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部分皮瓣恢复感觉功能。结论:利用以远端为蒂的腓肠浅血管筋膜皮瓣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局部带蒂皮瓣,该皮瓣血供及回流血管均较丰富,移植后不会造成皮瓣肿胀。而且切取方法简单,旋转范围大,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