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反式激活基因NS5ATP5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12.
目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非结构蛋白 5B(NS5B)是病毒复制酶 ,但是对其生物学特性还不十分清楚 ,我们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构建NS5B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AH10 9,与含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 ,于涂有X α 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 Trp Leu His Ade)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 ,筛选出 33个与NS5B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克隆 ,其中有 31个已知功能基因及 2个未知功能基因。所克隆到的基因对以后研究NS5B的功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并为研究这些能与NS5B相互作用的基因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有30%的胸腺瘤可伴发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若围手术期的处理不好或不当,可明显增加患者术中、术后的手术风险,甚至会造成MG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技术(DB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临床检查可疑、乳腺超声诊断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0级或≥3级的病例,分别行乳腺X线摄影(DM)检查和DBT检查,并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比较DM和DBT对早期乳腺癌及致密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BT与DM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6%和74.2%,特异度分别为96.2%和81.1%,准确度分别为90.0%和76.7%,DB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BT与DM对致密型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6%和70.3%,特异度分别为92.9%和64.3%,准确度分别为93.8%和67.7%,DBT对致密型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T能提高早期乳腺癌尤其是致密型乳腺癌的检出率,诊断效能优于DM.  相似文献   
115.
肝豆状核变性九例误诊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并误诊的9例HL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以肝功能损害为首发症状,分别误诊为消化不良、肝炎;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分别误诊癫痫、躁狂症、神经症;以肾脏和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2例分别误诊为肾炎和贫血原因待查.本组角膜K-F环阳性7例,血清酮蓝蛋白降低8例,24小时尿酮升高6例,均明确诊断为HLD.结论: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易发生误诊.提示对有不明原因肝功能损害伴神经系统及精神改变,或有不明原因肾功能、血液系统损害及有类似家族史者要高度怀疑本病,尽可能到专科医院诊治,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分析2007至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谱的构成及变化趋势,为肝病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行肝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出院诊断、治疗转归等,分析10年来慢性肝病谱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肝穿患者21 38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药物性肝损伤(DILI)、慢性丙型肝炎(CHC)、隐源性肝病(CID)、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为前5位的病因。CHB以青年患者为主(62.0%);DILI以青、中年为主(47.7%、36.4%);CHC在60岁以下所占比例相似,少年、青年、中年分别为27.3%、36.9%、28.7%;CID以少年、青年为主(45.4%、36.1%),AILD以青、中年为主(33.1%、50.9%)。10年间CHB的构成比例从58.6%降至32.9%,DILI从7.4%上升至21.4%,CHC从7%上升至22.4%,后降至2.2%,CID从4.7%上升至32.9%,AILD从4.7%上升至7.7%。不同性别、各年龄区间呈不同的比例分布:CHB以男性为主,不同年龄区间构成比都高居首位,DILI、AILD均女性为主,尤其中年阶段;CHC患者男女比例相似,构成比在各年龄区间差距不大;CID以男性为主,青少年易患,构成比在少年、青年阶段接近。结论 CHB、CHC仍为目前肝病主要病因组成,其中DILI、AILD、CID逐年增加,CHB、CHC逐年下降,CHC受小分子药物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8.
李冰  纪冬  牛小霞  李梵  邵清  李忠斌  陈国凤 《肝脏》2014,(8):585-587
目的探讨FibroScan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2月经肝脏穿刺病理诊断的PBC患者56例,进行FibroScan检测得到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以肝脏活组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价FibroScan对PBC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LSM值平均为(13.714±7.475)kPa,与肝脏病理分期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897,P〈0.01。FibroScan诊断PBC肝纤维化≥S2期、≥S3期、S4期的AUROC分别为0.897、0.959、0.989。纤维化分期为≥F2、≥F3、F4时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9、16.1和19.7 kPa。肝硬度、血清透明质酸、AST/PLT(APRI)均为肝脏病理分期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FibroScan是一项方便、准确的用于诊断PBC肝纤维化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邵清 《当代护士》2018,(2):12-14
综述了加速康复外科及加速康复护理概念、应用和发展方向,认为将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监护室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少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结构及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后皮质、内界膜剥除及硅油填充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例2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MP-1微视野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黄斑裂孔及黄斑部视网膜结构,固视情况,中心凹10°范围内及鼻上、鼻下、颞上、颞下4个区域的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MS),1~6环N1、P1波平均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情况.将视力转换为最小视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5,P<0.05).OCT检查显示,视网膜完全复位24只眼,占96%;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离1只眼,占4%.黄斑裂孔裸露型愈合21只眼,占84%;非裸露型愈合2只眼,占8%;未愈合型1只眼,占4%.MP-1微视野检查显示,恢复中心固视2只眼,占8%;弱中心固视4只眼,占16%;旁中心固视19只眼,占76%.固视稳定4只眼,16%;固视相对不稳定9只眼,占36%;固视不稳定12只眼,占48%.黄斑中心凹10.范围内MS值为(9.031±4.245) dB;4个象限间M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P=0.015).mf-ERG检查显示,中心凹视觉峰高度有所恢复且黄斑部视网膜振幅密度提高,总体呈小丘状.患眼1~6环N1、P1波平均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较手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大多患眼黄斑裂孔愈合,视网膜复位,视力和固视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