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乳管镜(FDS)定位下切除乳管内病变的应用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FDS检查发现有乳管内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定位组各40例,分别进行常规腺体区段切除术和术中FDS定位下的区段切除术。结果 FDS定位组诊断符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87.5%(35/40)。定位组与常规组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结论术中FDS定位下的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部分替代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显像联合超声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合并甲状腺癌(TC)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9月—2019年12月经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乳甲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PT合并TC患者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5~57岁(中位年龄49岁);继发性HPT 10例,原发性HPT 5例。统计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灶及TC病灶数;由多学科团队分析术前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检查,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对病变甲状旁腺及TC的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 15例HPT合并TC患者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病灶44枚,99Tcm-MIBI SPECT/CT显像的检出率为86.4%(38/44),高于超声的检出率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继发性HPT合并TC患者手术检出39枚甲状旁腺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及超声则分别检出33枚(84.6%)和27枚(69.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原发性HPT合并TC患者均为单发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出5枚,超声检出2枚、漏检3枚。15例患者术中检出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TC病灶共16枚,其中单发14例、多发1例(2枚),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TC病灶的检出率为5/16低于超声的12/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HPT合并TC的甲状旁腺病灶的检出率优于超声,而超声对合并的TC诊断优于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HPT合并T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3.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结合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CV的包膜蛋白E2 (E2 )的生物学特性与HCV感染的慢性化和抗病毒免疫关系极为密切。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多功能蛋白质与宿主蛋白的关系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在酵母细胞融合蛋白表达型人肝cDNA文库中进行筛选 ,得到 76个与E2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 ,包括人类肝细胞癌相关抗原、硒结合蛋白、核苷传送系统、果糖磷酸激酶等 2 6种已知功能蛋白质基因和 14个未知功能基因。本研究结果为阐明E2在HCV致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与白细胞来源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HCV NS5A对于病毒致病的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构建HCV NS5A的酵母细胞表达载体,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cDNA文库,利用核苷酸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于筛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53个与NS5A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包括jun B原癌基因、Mob-1、制瘤素M、肌球蛋白IF、小囊泡结合膜蛋白的结合蛋白等16种已知蛋白基因,和2个未知功能基因。结论:NS5A可与一些白细胞特异性蛋白和信号转导组分发生结合,为HCV所引起的肝内外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6.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血清学模式与病毒载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血清学模式、HBVDNA、肝功能,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史、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按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以HBVDNA阳性者占绝大多数(91.0%),其中HBeAg阴性者占81.0%;分组比较提示HBVDNA阳性组ALT、AST显著高于阴性组,ALT异常组HBVDNA载量明显高于ALT正常组(P〈0.01);不同Child—Push分级之间HBVDNA载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以HBVDNA阳性及HBeAg阴性者居多,HBVDNA呈较高水平复制者,肝脏炎症损害亦较重,故应及早予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调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后睡眠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综合ICU的3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枢激素水平及出院2个月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出院2个月后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6.74±0.79)分,发生睡眠障碍者56例(17.8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时间、血清褪黑素及大麻素含量是出院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院后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ICU住院时间越长、血清大麻素水平越高睡眠障碍发生风险越高,褪黑素水平越高睡眠障碍发生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108.
张健  韩萍  邵清  纪冬  陈松海  王春艳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1):1134-1135,1142
目的 评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解放军302医院2009年4-12月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323例,其中141例患者行肝活检病理检查.全部患者临床检测肝功能、凝血指标、B超、血细胞计数,部分患者检测肝纤维化4项,患者均同时应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检测(LSM...  相似文献   
109.
1临床资料 男,52岁。因“声嘶半年加重3周”入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专科检查:项软,气管居中,于甲状腺有叶中极可及一0.8cm×0.8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颈浅淋巴结朱及肿大。  相似文献   
110.
李梵  张健  闫涛  李冰  韩萍  邵清  陈国凤 《肝脏》2010,15(6):403-40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FibroScan检测值(FS值)与MEL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评价FS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我院170例行FibroScan检测的LC患者,获取FS值、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和临床诊断数据,计算MELD评分,经统计学检验明确FS值与MELD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临床诊断代偿期LC141例(LC-C组);失代偿期LC29例(LC-D组)。两组FS值及MEL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FS值与MELD评分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FS值15kPa为临界值,将患者分2组(FS值〈15kPa,63例;FS值≥15kPa,107例)。对两组患者MELD值进行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以FS值≥15kPa诊断失代偿期LC患者,则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41.8%、23.4%、93.7%。结论 FibroScan与患者MELD值相关性较好,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FS值〈15kPa则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