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目的 探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的影响.方法 应用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云南省和上海地区193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中潜伏性结核发生率达30.6%.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90×106/L,显著低于HIV合并潜伏性结核组的484×106/L(t=6.665,P<0.01).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L、200×106~500×106/L、<200×106/L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活动性结核组和潜伏性结核组构成比依次为1∶16.2、1∶1.3、5.6∶1.79例T-SPOT.TB阳性的病例中,共有20例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其中1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200×106/L,5例为200×106/L~500×106/L,1例>500×106/L.59例潜伏性结核患者中,5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结论 我国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潜伏性结核发生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严重受损,随着CD4ˉ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HIV患者合并的潜伏性结核更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当CD4+T淋巴细胞<200×106/L时,对T-SPOT.TB检测结果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全血IFN-γ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全血中可溶性IFN-γ的酶联免疫吸附(QFT-GIT)试验对6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检测.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6例.检测受测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所释放的IFN-γ,所使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为6×103早期分泌靶抗原蛋白(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和TB7.7.两组IFN-γ释放量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 Whitmey检验.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QFT-GIT试验阳性率为95.5%,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阳性率为12.5%.QFT-GIT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87.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P<0.01).结论 QFT-GIT试验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我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850例全髋置换术患者,进行侧卧外展试验和放射学测量,分析术后脱位的原因。结果在850例全髋置换术后6个月共发生脱位38例,首次置换共776例,发生脱位30例,脱位率3.87%,翻修手术77例,发生脱位8例,脱位率10.81%,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在侧卧外展试验阳性患者共164例,脱位18例,脱位率10.98%,该试验阴性患者612例,脱位12例,脱位率1.9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放射学测量臼杯安放位置在安全区内共626例,发生脱位17例,脱位率2.72%,在安全区外共150例,发生脱位13例,脱位率8.6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经后外侧入路的患者236例,发生脱位15例,脱位率5.98%,经外侧入路的患者540例,发生脱位15例,脱位率2.86%,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直径为28mm的股骨头假体的患者572例,发生脱位16例,脱位率2.80%,直径小于28mm的股骨头假体的患者204例,发生脱位14例,脱位率6.8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的患者的术后脱位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与假体的放置的位置、组织的肌力平衡、手术入路、假体的设计和是否翻修等因素有关,而与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54.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展 ,各种新型手术材料已广泛用于各类手术中。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缝合器关闭阴道穹窿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腹腔污染和出血及阴道顶端肉芽组织形成 ,促进愈合 [1 ]。新的可吸收钉缝合器应用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 6例可吸收钉缝合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体会。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97年 1月对 6例患者实施可吸收钉缝合器作全子宫切除术 ,年龄为 4 0~ 5 8岁。手术指征均为子宫肌瘤。1.2 缝合器装置 采用 RT Poly 5 5手术缝合器 (US SurgicalCorporation)。该器械为改进型一次性单体器械 …  相似文献   
55.
慢性活动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是一种与EBV相关的进行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无明确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出现EBV阳性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长时间或反复出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  相似文献   
56.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感染所致的结核病,是近10多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006年以来出现了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的报道.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XDR-TB是指在符合MDR-TB的同时,对喹诺酮类中的任一种药物耐药,以及对下述3种注射用二线抗结核药(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至少一种耐药.  相似文献   
57.
为验证自体骨髓移植配合骨疏康内服的作用,将32例骨折延迟愈合的病例根据病人自愿分成治疗组22例,对照组10例,分别行自体骨髓移植后,治疗组给予中药骨疏康口服,对照组给予钙剂治疗,定期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9个月,平均4个月,对照组4—12个月,平均6个月。两组比较骨代谢生化指标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下降明显,统计学处理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P〈0.05)无明显差异。表明骨疏康口服应用于自体骨髓移植后的骨折病人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骨疏康口服配舍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延迟愈合的有效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58.
论述迈瑞公司在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方面所做的尝试.在设计控制流程中,从产品设计、生产等多个环节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控制.安全设计是在产品需求定义开始,根据产品的功能、性能、使用环境和使用地区、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提炼出产品安全设计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实现这些需求并形成产品安全设计方案、产品安全验证方案;在产品设计转换环节进一步形成了产品安全生产、检验规范;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的安全进行检验.通过这些过程,确保交付到用户手中的设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AC)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7例和MAC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MAC组患者给予MAC进行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MA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2%(26/3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LVEF和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AC组患者LVEF高于常规治疗组,BN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LVEDV和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MAC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AC治疗老年CHF疗效显著,能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力衰竭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CSVD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1例,2组均予药物治疗,实验组还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比较2组在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6月时的C反应蛋白(CRP)、TNF-α、IL-16、IL-18含量与治疗前和治疗6月时的MMSE、Mo CA、HAMD-17、ADL和Fazekas评分。结果:治疗1月时,2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16和IL-18的浓度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时,2组血清CRP、TNF-α、IL-16和IL-18的浓度较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时,实验组的MMSE、Mo CA、ADL和Fazek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能有效降低脑小血管病患者细胞炎性因子浓度,并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