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骨化性纤维瘤及纤维结构不良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骨化性纤维瘤20例和纤维结构不良48例,就其临床病理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二者临床及X线表现相似,骨化性纤维瘤有局部侵裂行为,复发率较纤维结构不良高;组织学上,二者在一定程度有形态交叉。通过对比分析作者支持二者均为纤维—骨病变的论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6和E-cadherin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瘤(PTC)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和41.4%;CD44v6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和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和转移呈负相关(P<0.01),且两种粘附分子在PTC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粘附分子表达与PTC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与Hippo-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TAZ)信号通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之间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分析GPR30、YAP、TAZ 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三者mRNA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及抑制剂G15处理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分析GPR30、YAP、TAZ表达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等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衰老的检测应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细胞迁移侵袭采用Transwell实验。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数据差异。用t检验评估GPR30、YAP、TAZ表达与具体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用皮尔森(Person)相关分析评估GPR30表达量与YAP、TAZ表达量的关系。结果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PR30、YAP、TAZ的表达在转录及翻译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癌与癌旁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38±0.123比2.463±0.747,t=7.786,P<0.01;3.325±0.111比2.638±0.541,t=8.285,P<0.01;2.581±0.089比2.041±0.418,t=8.068,P<0.01;癌及癌旁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38±0.074比1.172±0.211,t=13.333,P<0.01、1.735±0.152比1.200±0.321,t=7.641,P<0.01、2.265±0.024比1.310±0.301,t=13.91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PR30的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3.519±0.094比3.328±0.096,t=3.786,P<0.01)和肿瘤大小(<2 cm为3.424±0.116,≥2 cm为3.600±0.099,t=2.553,P<0.05)明显相关,与年龄、性别、腺外侵犯、病灶数量无明显相关。YAP、TAZ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3.395±0.105比3.283±0.093,t=3.519,P<0.01;2.627±0.117比2.554±0.053,t=2.686,P<0.05)明显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腺外侵犯、病灶数量无明显相关。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TPC-1细胞后,GPR3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224±0.067比0.976±0.048,t=5.212,P<0.01),YAP、TAZ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59±0.096比0.995±0.004,t=6.562,P<0.01;1.311±0.024比0.985±0.066,t=8.040,P<0.01),促进细胞的增殖(0.381±0.002、0.523±0.003、0.754±0.004比0.359±0.004、0.476±0.003、0.665±0.003,t=8.521、19.190、30.830,P<0.01)、侵袭(422.33±7.23比210.00±3.61,t=45.510,P<0.01)、迁移(550.67±10.69比229.67±8.33,t=41.030,P<0.01),抑制细胞的衰老(0.052±0.001比0.094±0.001,t=51.440,P<0.01)、凋亡[(1.8±0.2)%比(5.8±0.3)%,t=19.2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PR30、YAP、TAZ的的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相关,GPR30可能通过Hippo-TAZ/YAP通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4.
高压氧对小鼠创口愈合的影响曾昭浚,王金水,邱建龙,骆炯民关键词:高压氧,创口愈合,小鼠实验如何促进创面愈合,特别是用常规的治疗方法难于奏效的创面愈合,是外科领域里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本文用小鼠做高压氧促进创口愈合的实验,并进行病理学研究。1材料...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 )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 <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 <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 >0.05)。结论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6.
1991年Koff首先报道了细胞周期素E(CyclinE),它在G1中期开始合成,G1末期达到高峰,降解发生在S期。对CyclinE 的研究逐渐揭示了CyclinE基因结构功能及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CyclinE在许多不同的癌肿中有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预后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而它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R表达均无关,而与ER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技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透视定位,或结合及CT片解剖学标志进行定位应用Olympus NA-IC活检针经纤维支气管镜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15例中有13例均能作出定性诊断;鳞癌5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检出恶性细胞1例,倾向于淋巴瘤1例,1例未能确诊,后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结核,另有1例结合CT,病史及随访确诊为纵隔包裹积液,除4例可见穿刺针孔少量溢血外所有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是一种安全的活检技术,可为大气道旁的纵隔或肺部病灶的诊断提供有意义活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HE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 ,对 4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学分为普通型、粘液型和纤维肉瘤型三个亚型。免疫组化标记 ,全部病例Vimentin和CD3 4呈弥散性阳性 ;p5 3、PCNA、Ki6 7阳性率分别为 3 3 3 %、6 6 7%和 5 0 %。结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分型、免疫组化p5 3、PCNA、Ki6 7标记对估计肿瘤的生物行为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5种亚型(SSTR1~SSTR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12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SSTR各亚型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1、SSTR2、SSTR3、SSTR4及SSTR5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6%(82/127)、36.2%(46/127)、18.9%(24/127)、18.9%(24/127)及38.6%(49/127),VEGF表达阳性率为63.8%(81/127),MVD为(34.67±16.62)个/HP。SSTR2呈阳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47.8%,22/46)及MVD〔(29.00±15.32)个/HP〕明显低于呈阴性表达者〔72.8%,59/81;(37.90±16.56)个/HP〕,P0.05;而其他4种亚型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STR2的阳性表达与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和微小RNA(microRNA,miR)-495-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采集肿瘤标本,将取得的40对PTC组织作为实验组,与之对应40对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