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估结直肠癌的切除范围。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 30例结直肠癌标本的肿瘤组织 (T)、癌旁 2 cm(P2)、癌旁 5 cm(P5)及远癌切端正常组织 (N)进行 4点检测,分析各点间 DNA指数 (DI)、增殖期细胞百分比 (SPF)及增殖指数 (PI)的差异性。结果 T组织异倍体率显著高于 P2、 P5及 N组织, P2与 P5组织间异倍体率差异无显著性,而 P2、 P5组织异倍体率显著高于 N组织; T组织的 SPF及 PI值明显高于 P2、 P5及 N组织,而 P2、 P5及 N各点间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癌旁 5 cm处组织细胞已出现了潜在的恶变倾向,从而对癌旁 5 cm作为切除范围的标准已属安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应用纳米载体组氨酸接枝聚(β-氨基酯)(HGPAEs)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肝脏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HGPAEs及针对大鼠MyD88基因的shRNA( small hairpin RNA)质粒,并将二者耦合成pMyD88-HGPAEs载体,分别设置生理盐水组、HGPAEs 组、pHK-HGPAEs 阴性对照组、shRNA 组和pMyD88-HGPAEs干预组,通过门静脉注射方法体内转染大鼠肝脏,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后的MyD88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载shRNA质粒的HGPAEs载体,体内转染大鼠肝脏后,shRNA组及pMyD88-HGPAEs干预组MyD88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4组相比,pMyD88-HGPAEs干预组MyD88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0.01),而生理盐水组、单纯HGPAEs组、pHK-HGPAEs阴性对照组转染后MyD8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GPAE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基因转运载体,应用针对大鼠MyD88基因的载shRNA质粒的HGPAEs载体,经门静脉注射方法转染大鼠肝脏可显著性抑制MyD88基因表达,本实验成果的取得为下一步动物实验提供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23.
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细胞凋亡现象及bcl 2与rnkp 1基因对SAP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SAP模型制作后 1、2、4、8、16h组。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小体及凋亡梯形。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l 2、rnkp 1基因mRNA转录水平。 结果 模型制作后 2h组即可检出凋亡小体及梯形 ,4h组凋亡小体明显增多至高峰并出现规整的凋亡梯形。胰腺组织bcl 2基因mRNA表达水平 2h组达高峰 0 .87± 0 .11,并于 8、16h组降至正常。各组中脾细胞rnkp 1基因mRNA表达水平于 8h组可见增高 0 .5 4± 0 .17,16h组达高峰 0 .63± 0 .0 9。结论 大鼠SAP的发病过程中 ,同时存在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凋亡现象可能具有保护与加重损害的双重作用。rnkp 1和胰蛋白酶原编码基因活性区的同源性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晚期病情不可逆转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cell)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治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3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手术前7d和手术后14d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比例及T细胞亚群,将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0.05)。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大肠癌患者手术后Treg细胞比例较术前下降,且下降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分型以及手术方式无相关性。【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提示它可能是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削弱的机制之一,Treg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有效调控该类细胞的数量可能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Treg细胞与肿瘤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Treg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检测疾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了解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原发干燥综合征(pS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T细胞亚群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类风湿因子等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pSS组和SLE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pSS与SLE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pSS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SLE组(P<0.05),SLE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在疾病活动期下降,并与pSS的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清IgG、血沉呈负相关性(P<0.05)。CD8 细胞水平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且与以上指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p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比值与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7.
季兵  戚峰  邱宇杰  赵娜  刘彤 《山东医药》2011,51(34):22-24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及远癌切端大肠组织中的VEGF—C、STAT3mRNA及其蛋白。结果大肠癌组织组织中VEGF—C、STAT3mRNA表达量分别为0.81±0.33、1.33±0.48,VEGF-C、STAT3蛋白阳性表达者分别为39例、42例;远癌切端大肠组织中分别为0.62±0.28、1.04±0.30、15例、4例。两者比较,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C、STAT3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982、0.892,P均〈0.01)。VEGF—C、STAT3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STAT3、VEGF—C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二者在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机理,寻找适宜的药物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建立小鼠对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4组:A组,仅行异种移植不给药;B组,联合应用CCV、环磷酰胺(CTX)、FK506;C组,将B组中CCV剂量加倍;D组,在B组用药组合基础上再加用前列腺素E1(PGE1)。结果给药组移植供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尤其在给予PGE1后。给药后早期补体总活性(CH50)、异种抗体IgM明显降低,至排斥发生时,CH50基本恢复正常,异种抗体IgM也处于一个显著回升的状态。A组移植供心病理切片显示典型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改变,给药组逐渐出现急性血管排斥反应(AVR)改变,随存活时间延长,CD4+T细胞明显减少,CD8+T细胞明显升高,多形核细胞浸润减少,单核细胞浸润逐渐增多。结论控制异种排斥需联合应用多种免疫抑制药物,CCV+CTX+FK506+PGE组合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检测荷瘤状态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15(IL-15)免疫基因治疗,以检测IL-15对胃癌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因素联合攻击法诱导小鼠胃癌,同时采用IL-15表达质粒载体进行免疫基因治疗.20周后取胃标本行病理学检查,并取血及脾细胞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同时进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多因素联合攻击法诱导胃癌发生率为37.5%.诱癌组小鼠血清IL-15水平(9.20±2.92) ng/L明显降低(P<0.05),且其脾NK细胞杀伤活性(216.91±117.80) U/L明显降低(P<0.05).诱癌组小鼠外周血Treg水平(8.07±6.62)%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小鼠脾细胞Treg水平(4.40±3.34)%明显降低(P<0.05).各组小鼠之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癌组小鼠脾细胞CD3+T细胞水平(78.31±29.79)%明显升高(P<0.05),而CD4+T细胞(19.98±5.77)%及CD8+T细胞水平(10.15±1.72)%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多因素联合攻击法为小鼠胃癌模型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小鼠荷瘤状态下免疫功能下降,通过IL-15免疫基因治疗可提高机免疫功能,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Cyclin E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大肠癌实体瘤的癌组织和远切端正常组织Cyclin E表达率及细胞增殖指标(PI,SPF)进行检测,将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PI,SP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的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及PI,SPF明显高于远癌切端正常组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发生部位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相关,在增生活跃的肿瘤细胞中Cyclin E伯表达率高。结论;Cyclin E过表达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Cyclin E表达率与传统的临床病理指标无关,但与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相关性。Cyclin E表达率可能成为另一个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