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2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42篇 |
综合类 | 104篇 |
预防医学 | 5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中药灌肠、穴位贴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灌肠+穴位贴敷+美沙拉嗪)、对照1组(灌肠+美沙拉嗪)、对照2组(穴位贴敷+美沙拉嗪),每组32例,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肠镜下黏膜评分、黏膜病理评分及肠黏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84.38%和对照2组的78.12%(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肠镜下黏膜评分、黏膜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正常肠黏膜相比,3组患者治疗前肠黏膜组织TGF-β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TNF-α表达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3组患者肠黏膜组织TGF-β因子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灌肠、穴位贴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调节TGF-β、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结合齿状线形态观察评价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方法选取GERD组200例和对照组160例,Gred-Q评分法记录症状,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观察齿状线形态、食管微血管表现,探讨Gred-Q评分法、齿状线形态、食管微血管表现的相关性及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结果 GRED组患者NBI微血管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RED组患者齿状线形态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BI微血管表现与Gerd-Q评分、齿状线形态与Gerd-Q评分、窄带成像内镜下微血管表现与齿状线形态均呈正相关(r=0.780、0.803、0.586,P0.01)。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3.
陈东锋邱伟群李耀邦胡梓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6):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入的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鼻导管氧疗。比较2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心率上显著比对照组高(t=9.211,P<0.05),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显著比对照组低(t=12.016、12.706,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6.82%)显著比对照组(20.45%)低(χ2=7.888,P<0.05)。结论将BiPAP呼吸机通气疗法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不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呼吸状态还能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成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性脑脊髓炎(MOG-E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MOG-EM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及随访等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男7例、女8例,起病年龄(39.0±14.7)岁。临床症状以视力下降最多见(7例,7/15),其次为肢体麻木或肢体瘫痪(5例,5/15),部分患者有构音不清、视物重影、行走不稳等脑干、小脑症状或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记忆力下降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样症状。15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13例(13/15)显示有异常病灶,以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8例,8/13)、桥脑(4例,4/13)受累多见,丘脑、小脑、胼胝体亦可见受累。9例患者行全脊髓MRI检查,3例(3/9)有异常病灶、均累及颈髓,1例(1/3)累及胸髓。15例患者血清MOG-IgG均阳性,其中11例行脑脊液MOG-IgG检测,5例(5/11) 阳性。8例(8/15) 患者临床复发。10例患者复查血清MOG-IgG,5例(5/10)抗体转阴,其中4例(4/5)无复发;5例(5/10)抗体呈持续阳性,均复发。所有患者经甲泼尼龙及Ig治疗,1例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 成人MOG-EM以视神经炎表现常见,大脑皮层、皮层下白质、脑桥易受累,预后较好,临床复发率较高,血清MOG-IgG持续阳性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65.
MuratV.Kalayoglu CarlosGalvan OlaimatuS.Mahdi GeraldI.Byrne SamMansour邱伟强 赵光喜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4,16(3):131-134,140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在美国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病变。但是对其起病和发展的机制仍有争议。ARMD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几个共同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有相似的炎症病原机制。肺炎衣原体是一种引起慢性感染的原核致病原。它现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这种微生物也可能与促成ARMD的发病有关。方法:为证实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与ARMD有关。收集了25份连续的.ARMD患者和18份无ARMD人的血清样本以分析肺炎衣原体单体抗体,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cHsp60)抗体,沙眼衣原体抗体热休克蛋白10(cHsp10),埃希大肠杆菌GroEL和埃希大肠杆菌GroES的存在。结果:发现ARMD与抗肺炎衣原体抗体存在血清学联系(P=0.47)。但是ARMD与抗沙眼衣原体或抗埃希大肠杆菌E-Coli热休克蛋白抗体无关。确定与ARMD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与吸烟经校正之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这些数据显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与ARMD有关。至于此致病原是否在ARMD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大样本队列研究。 相似文献
66.
我国小学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解决当前几乎所有卫生保缺问题的重要干预对策之一。学校胜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健康行为和良好习信。从广义的角度包括:健康服务、健康教学、健康环境三项内容。我国目前3亿6千万儿童中有!亿7千万在校读书,处在发有求知成长阶段,他们的健康,意味着一个健康、繁荣的未来.这对提高全民族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体质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我国小学健康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越益受到重视。l健康教育的现状1.1政策上支持: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小学基本上没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仅…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porin 4 antibody,AQP4-Ig G)和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yelin oligodendrocytes glycoprotein antibody,MOG-Ig G)阳性患者比例;研究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MRI影像,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方法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及广州地区多个医疗中心收集的2068例患者。通过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AQP4-Ig G和MOG-Ig G检测,同时收集并分析比较两组抗体阳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AQP4-Ig G阳性患者681例,男女比例1:9.5,平均发病年龄为(41.7±14.9)岁;MOG-Ig G阳性患者110例,男女比例1:1.08,平均发病年龄为(27.0±17.7)岁,两组间性别分布及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 G阳性患者首发症状中视神经炎占38.4%;MOG-Ig G阳性患者中,视神经炎占53.5%。两组间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 G阳性患者最终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占42.14%;MOG-Ig G阳性患者最终诊断NMO占13.64%,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影像学显示,AQP4-Ig G阳性患者多以颈胸髓病灶多见,而MOG-Ig G阳性患者多累及胸腰髓。两组患者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结论本项研究发现AQP4-Ig G阳性与MOG-Ig G阳性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MRI影像存在差异,提示AQP4-Ig G阳性和MOG-Ig G两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测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具有长轴突和高密度线粒体,因而对氧化应激更加敏感。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ROS)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自噬是细胞内一种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去除氧化的细胞成分,维持细胞稳态。在各种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模型中,氧化应激被激活,ROS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启动自噬;接着自噬通过促进RGCs线粒体自噬和抗氧化反应减少ROS的积聚。然而当视神经中仍有过量的ROS则会抑制自噬发生,因为多余的ROS会破坏线粒体功能、氧化自噬相关蛋白和降低自噬溶酶体活性,导致青光眼视神经的变性。ROS与自噬相互影响,二者共同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应用肌腱移植物(如腘绳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越来越普遍。手术的远期疗效关键取决于肌腱移植物能否在骨隧道内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腱-骨界面开始仅通过一些Sharpey样纤维连接,其在力学上逊于正常的纤维软骨连接,之后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因此,在没有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前,腱-骨界面被认为是"弱点",肌腱移植物容易产生滑移甚至从骨隧道内拔出,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如何促进腱-骨愈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文献做一综述,重点关注应用于骨隧道局部的一些方法学进展。其中干细胞技术、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基因转染技术以及炎症反应的生物调控技术等均已获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应用以及物理治疗方法也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工程技术可能成为降低供区并发症的方法 ,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仅基于动物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尚需进一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