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背景:近年研究者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还可以诱导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但目前尚未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及在此过程中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相瓦作用的报道.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及在诱导分化中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互作用.方法:获取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使用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无胰岛素软骨诱导剂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2周后获取细胞,制备细胞爬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内高硫酸化的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着色情况.RT-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及Sox9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加入诱导剂后,甲苯胺蓝染色显示3个诱导组细胞呈多角形,胞浆及胞膜呈蓝色异染.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3个诱导组细胞胞浆及胞膜呈棕黄色着色.RT-PCR检测显示胰岛索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组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Sox9 mRNA的表达均显著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和转化生长因子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和转化生长因子组显著强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组与转化生长因子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单独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细胞表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2.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等生长因子的调控下可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然而,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1存在引起趋化性、激发炎症反应、造成局部损伤、有效成分容易被稀释或丢失、半衰期短、缺少理想的转运蛋白等缺陷.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使种子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软骨组织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的构建方法,并观察其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全长基因的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T7Blue连接,并用大肠杆菌筛选阳性重组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采用XboⅠ、Hind Ⅲ双酶切及测序方法对质粒进行鉴定;将已经纯化的pcDNA3.1-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和空载体pcDNA3.1质粒分别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后扩大培养,同时用pcDNA3.1-绿色荧光蛋白观察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重组质粒经XboⅠ、Hind Ⅲ双酶切后出现1.35 bp和5.4 kb 2条带,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所包含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全长碱基序列完全正确,绿色荧光蛋白显示其转染脂肪干细胞的转染效率> 80%,且转染细胞后有转化生长因子β_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提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成功构建能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  相似文献   
93.
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3年6月湘雅医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32例(239髋).男113例,女119例;平均年龄57.3岁.对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的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等进行总结评价,对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及预防进行探讨.结果232例(239髋)患者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232例(242髋)患者随访0.5~9.0年,平均4.6年.骨水泥反应13例,发生率为5.60%,13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以后,只有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骨水泥反应.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是骨水泥反应的高危因素;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可以降低骨水泥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寰椎骨折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从1995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寰椎骨折的患者63例的诊断治疗情况,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判断骨折是否稳定,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获得随访的非手术治疗患者20例,CT示骨折骨性愈合18例,骨折无明显骨痂的2例;获得随访的手术治疗患者36例均骨性愈合,23例有神经症状的完全消失19例,2例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结论根据骨折是否稳定,是否伴有严重的脊髓损伤来决定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Grosse-Kempf带锁髓内钉(G-K钉)、加压钢板2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3年6月采用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79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恢复情况,对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感染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25个月.加压钢板治疗的35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优良率85.8%,感染率为8.6%;G-K钉治疗的44例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优良率95.5%,感染率为2.2%.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和感染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G-K钉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目前治疗各种类型股骨干骨折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6.
外消旋聚丙交酯与人胚半月板细胞构建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消旋聚丙交酯(PDLLA)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获取人胚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于第3代细胞,并用MTT比色法得出最佳效应浓度,扩增后的细胞种植于多聚赖氨酸修饰前、后的PDLLA上,在光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PDLLA的亲水性、细胞吸附性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Bfgf扩增人胚半月板细胞的最佳效应浓度为50 μg/L(P<0.05);PDLLA亲水性及细胞吸附性欠佳,予多聚赖氨酸修饰后明显改善,细胞在PDLLA上生长良好,3周时已有大量细胞生长.结论: 50 μg/L 的Bfgf可用于体外大量扩增人胚半月板细胞;PDLLA经多聚赖氨酸修饰后可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细胞吸附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材料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椎间隙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透视机监视下自腰椎间隙侧后方进针,引流脓液或切割取出变性椎间盘组织及感染坏死组织,并放置引流管.术后严格卧床,经所置硅胶引流管每日作椎间隙注药,共3~4 周拨管.结果:8例病人在治疗后获得良好疗效,病人手术当日腰痛即显著缓解,血沉逐渐下降,3~4 周即可拨管.结论:介入置管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者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degenerativelumbarspinalstenosiswithscoliosis,DLSSS)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LSSS患者15例。结果术后随访3~4年6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后1年、3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
膝关节滑膜皱襞与股骨关节面软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年龄、病程与滑膜皱襞病变和相应软骨面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有滑膜皱襞的58个膝关节,对患者的年龄、病程与滑膜皱襞病变程度和软骨损伤程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8个膝关节中有68个滑膜皱襞,其中病理性滑膜皱襞54个(79.4%),造成相对应软骨面损伤的45个(66.2%)。年龄与滑膜皱襞病变程度之间,年龄与软骨损伤程度之间,病程与滑膜皱襞病变程度之间,病程与软骨损伤程度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滑膜皱襞病变程度和软骨损伤程度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769,P=0.000)。结论病理性滑膜皱襞可导致与其相对应的软骨面损伤,软骨损伤程度与滑膜皱襞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膝关节创伤以及关节反复屈伸的机械刺激是导致滑膜皱襞病变及相应软骨面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股骨粗隆间或粗隆下骨折较为常见,以往多采用牵引,加压螺纹钉,鹅头钉等方法治疗,失败率较高。国内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e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