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目的:总结儿童股骨近端骨肿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37例14岁以下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7.2个月。结果:病变刮除、瘤壁残留肿瘤组织灭活、植骨术仍是目前治疗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方法,应避免损伤股骨头骨骺。对病灶范围较大伴有髋内翻畸形的良性病变,行病变部分刮除、外翻截骨及内固定后可维持正常的颈干角和髋关节功能。瘤段切除、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修复股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早期恢复肢体功能、并发症少、材料来源充足等优势。结论:儿童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应考虑到病变的性质、侵袭范围、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及儿童骨骺未闭合等特点,采用适当的术式,多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及注意事项,以期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各种并发症.方法收集分析2001~2004年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6例(18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1例(1膝)因院外感染而失败,余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15例(17膝)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7个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人工膝关节能为患者提供无痛、稳定、灵活的新膝关节,能有效治疗骨关节疾病而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探讨经上颈段前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C3骨折伴脊髓前方压迫的优点、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 本组21例,年龄13—58岁,外伤性C3骨折9例和C3,4骨折3例,病理性C3骨折8例和C3,4骨折1例。经上颈段前外侧入路,显露C2至C4或C5,行骨折椎体的次全切除或病灶清除、相应椎间盘的摘除、椎管减压、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21例均获满意的术中显露,并完成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9例术前脊髓损伤者术后均有恢复。除1例术后72h内吞咽困难,1例术后当晚发生睡眠性窒息外,其余病例无颈部血管神经损伤、吞咽困难及感染等并发症。21例平均随访18个月(3—44个月),20例植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3—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内固定和植骨块无松动和移位。结论 经上颈段外侧入路对C3骨折伴脊髓前方压迫的病例进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效果满意,且损伤小,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4.
氯诺昔康与曲马多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实验,将骨折术后疼痛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16mg肌注,对照组给予曲马多100mg肌注,采用感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给药8h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给药8h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0%,12.82%(P〈0.05)。结论氯诺昔康治疗骨折术后疼痛与曲马多相比较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新型高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5.
膝关节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和关节镜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和关节镜像特点,并对硬结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2003年该科收治的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诊治及康复情况.结果 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占24.1﹪,其中77.6﹪属单纯硬结变性损伤,其特点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仅有膝痛、关节间隙压痛,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完整,表面微隆、色暗、欠光滑及有弹动感.组织学切片有胶原纤维增生和玻变、黏液样变.治疗上,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切除硬结变性的半月板能够消除症状.结论 单纯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不少见,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关节镜检查可以发现有关硬结变性损伤的直接证据,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手段.这种半月板硬结与膝关节疼痛关系密切.处理上对病程长、症状重的晚期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更适合的处理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6.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入路、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6例患者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肘后切口,肱三头肌桡侧入路,以及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选择:成人用双侧钢板、螺钉固定,儿童用克氏针固定。结果:15例获得5-36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6.5月;并发症:电刀灼伤、浅表感染、尺神经麻痹、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合各1例,克氏针针尾刺激2例。结论:肱三头肌臂裂、肱三头肌桡侧或鹰嘴截骨三种肘后入路有暴露广泛,复位准确,损伤小等优点;应根据年龄及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67.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分化细胞进行相应鉴定,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5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腹股沟脂肪,消化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表达。③传3代细胞进行微团培养1d,换用含体积分数为0.01的新生牛血清、1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6.25mg/L的胰岛素、6.25mg/L的转铁蛋白、1×10-7mol/L的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的高糖DMEM诱导液,为特定培养条件。④在诱导后4,7,14d应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评价软骨形成情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诱导后0和14d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及多角形,3代后呈均一长梭形。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基本不表达CD34。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特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由长梭形转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逐渐聚集成结节。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着色阳性。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未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而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由转化生长因子1、胰岛素、转铁蛋白等组成的特定培养基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8.
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离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比较两种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3-09/2006-11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SD大鼠的股骨、胫骨、肱骨及腹股沟处脂肪垫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含10%血清,1%双抗的低糖DMEM培养基,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进行培养。在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使用0.25%胰酶消化传代。传代至第3代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和脂肪两种不同来源细胞的传代后的形态、贴壁、生长增殖、集落等情况。取消化传3代的两种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贴壁率的检测,贴壁率=贴壁细胞总数/接种细胞总数×100%。取第2代和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1×107L-1密度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随机抽取5孔细胞,加入5%噻唑兰20μL/孔,培养4~6h,吸出孔内液体,每孔加150μL二甲基亚砜震荡10min,酶联免疫测定仪测定波长490nm处的吸光度,取5孔吸光度的均值,以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29、CD34、CD44标记,免疫化学检测细胞CD29、CD34、CD44。结果:①在单位质量骨髓和脂肪组织中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相当。两种细胞形态均为条索样,呈成纤维细胞形态。②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考察骨髓贴壁率与脂肪贴壁率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r=0.999,决定系数r2=0.997(F=5862.949,P<0.001),两贴壁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不同的时间点两种细胞的贴壁率相似,并且有同向变化的趋势。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当。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结论:自大鼠脂肪中可提取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类似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9.
目的: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上的生长、分化特点以及成骨细胞形态.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7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的新生牛血清的低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作原代培养,细胞长至90%汇合时传代,取培养第3代细胞接种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纳米课题组提供)表面,并加入含1 mmol/L地塞米松、50 mg/L维生素C、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的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②观察指标:复合培养第2,4,6,8天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复合培养7 d后行钙-钴法成骨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培养8 d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 结果:MTT法检测出的吸光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0.05);经加入特定的成骨诱导体系培养7 d后,附着于材料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经钙-钴法染色后细胞胞浆中可见灰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的阳性反应,细胞形态也多呈多角形或短矩形;培养8 d后扫描电镜可观察到材料孔隙内有细胞长入. 结论: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上生长良好,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适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细胞外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5月~2009年10月采用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镜下联合介入治疗的148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联合采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显效118例(80%),有效24例(16%),有效率96%.结论 支气管镜下联合介入治疗是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