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交感风暴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和/或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等。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干预组3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结果干预组终止室速室颤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该组发生心衰或心衰加重以及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发生室速、室颤应该识别交感风暴的存在,及时应用静注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2.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除了积极地止血、抗休克及针对病因的治疗,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饮食因素及不适当的活动等因素均与再出血关系密切,因此,精心的护理,尤其是以预见性护理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对稳定病情,预防并减少再出血意义重大。我们对99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施行了以预见性护理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2003年3月-2005年12月,对4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个椎间盘实施PLDD治疗。男25例,女22例;年龄37-72岁,平均56岁。突出椎间盘节段:单节段3例,多节段44例。C3、420个、C4、527个、C5、631个、C6、718个。通过激光对髓核组织的汽化,凝固减少髓核组织,降低椎间盘压力。激光汽化1次治疗3个椎间隙者5例,2个椎间隙者39例,1个椎间隙者3例。结果42例获随访3-31个月,平均13个月。疗效评价参考丁亮华等评定标准,优18例(42.9%),良14例(33.3%),中6例(14.3%),差4例(9.5%),有效率90.5%,优良率76.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能有效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王燕  邓宁 《现代医药卫生》2023,(17):2982-2985
该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对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管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综述。结构指标包括工作环境、知识与技术、制度与政策支持;过程指标包括共情疲劳评估、共情疲劳干预与监测;结果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和离职率,以期为构建护理人员共情疲劳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初步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复合多肽疫苗(VEGF/b FGF complex peptide vaccine,VBP3)对雌性小鼠的毒性及其生殖的影响。方法: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VBP3蛋白,将纯化获得的VBP3免疫雌性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监测亲本小鼠体重,测定亲本小鼠脏器重量并对小鼠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将免疫小鼠与未免疫雄性小鼠交配后,测定F1代小鼠存活率、体重、相关脏器重量,并对相关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抗VEGF、抗b FGF抗体滴度分别为1∶3 000、1∶20 000,且免疫组F1代小鼠能检测出低滴度的抗b FGF抗体,但抗VEGF抗体不能检出。在小鼠生产率实验中,免疫组与对照组崽鼠数目未见明显差异,但免疫组F1代小鼠存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在亲本小鼠中,免疫组小鼠各脏器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有差异,而在F1代小鼠中,2个组别的小鼠肝脏重量存在差异,但其它脏器重量未有差异;HE染色显示,在亲本小鼠中,2个组别小鼠的各脏器形态未有明显差异;在F1代小鼠中,免疫组F1代小鼠的肝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形态差异。结论:VEGF/b FGF复合多肽疫苗未对亲本小鼠主要脏器造成直接损伤,但对亲本小鼠的生殖及F1代小鼠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半椎板切除在硬膜内髓外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硬膜内髓外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4-01-2009-12共手术治疗36例胸、腰椎硬膜内髓外肿瘤患者,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mm×14mm~15mm×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内侧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55~90min,平均62min,出血量120~350ml,平均15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采取头低脚高位,术后2周愈合。2例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均在术后1、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36例均获得6个月~5年4个月(平均2年1个月)随访,无胸、腰痛等症状,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术前肌力由Ⅱ~Ⅲ级恢复至Ⅳ~Ⅴ级。结论采用半椎板入路行硬膜内髓外肿瘤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的全椎板切除后存在脊柱不稳、瘢痕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邓宁  许持卫  陈勤  杨显春  余彬  李康仁 《四川医学》2009,30(8):1257-1259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7月~2008年6月我科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6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部位、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结果MRI检查能对椎管内肿瘤准确定位,有41例(61.2%)做到定性诊断,有2例假阳性。63例良性肿瘤采用后路切除,内固定7例,4例转移性肿瘤采用前路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随访41例,随访时间9个月~8年,好转31例,复发或加重8例,死亡2例。结论M砌是诊断椎管内肿瘤最重要的手段,它能准确定位,有较高比例(61.2%)的定性诊断,因有假阳性,应密切结合临床。良性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较好,转移性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骶前病变切除手术入路--经S3~5双开门途径. 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月,收治5例骶前病变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6~84岁.临床表现:肛门坠胀1例,排大便困难及大便带血2例,无症状2例.指肛检查:2例触及直肠包块,3例骶前肿瘤未能触及包块.B超、CT、MRI等检查提示骶前占位3例,直肠肿瘤2例.病变组织大小4 cm×3 cm×3 cm~20锄×15 cm×13 cm.病程12~50 d,平均18 d.采用经S3~5双开门途径暴露病灶,常规方法 完整切除. 结果 5例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直肠损伤、盆腔神经直接损伤、盆底结构破坏等.入路时间12~28 min,平均20 min;入路时出血30~130 mL,平均80 mL;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100~350 mL,平均28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示骶前畸胎瘤、皮样囊肿、梭状细胞瘤各1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会阴部感觉减退,无大小便失禁.6个月后感觉减退者全部恢复,X线片示开窗骶骨均骨性愈合.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无骶骨缺损及骨盆稳定性破坏,无骶髂关节炎发生,B超、CT或MRI检查未见病变复发. 结论 经S3~5双开门的骶前病变手术入路术 野浅、暴露充分,不造成骶骨缺损和严重骶神经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蔡传湘  胡明新  杨军  冯增光  邓宁 《西部医学》2009,21(11):1888-1890
目的使用大脑状态指数(CSI)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观察靶控(TCI)异丙酚麻醉时芬太尼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芬太尼组靶控芬太尼1.5ng/ml,效应室浓度稳定10min后给予靶控异丙酚(维持靶控芬太尼);对照组则只靶控异丙酚,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每5min递增0.5μg/ml,试验开始后每20s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并记录实时靶浓度值、CSI值和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至MOAA/S为0分后调整以原靶浓度继续5min停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组丧失语言反应(LVC)和意识消失(LOC)出现在更高的CSI值和更低的异丙酚的效应室靶浓度(EC)值。研究计算得出了两组患者出现LVC、LOC时相应的CSI和异丙酚的EC(μg/ml)及其它们的95%可信区间。结论芬太尼明显增强异丙酚的临床镇静效果。研究得出的相应的各CSI值和异丙酚的各EC值为CSI麻醉深度监测和靶控异丙酚提供了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