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6篇 |
内科学 | 4篇 |
外科学 | 84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漏斗胸矫正术患儿60例,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常规全麻后即用电子自控镇痛泵行PCIA,A、B、C3组分别按0.2、0.3、0.4μg/(kg·h)持续输注芬太尼48 h.观察镇痛期间患儿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疼痛与镇静评分,记录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疼痛评分:A组在术后1、4、12、24及36 h时点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各观察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镇静评分:C组在术后1、4、12、24及36 h时点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各观察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4)不良反应:C组恶心呕吐、瘙痒及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0.3μg/(kg·h)芬太尼持续泵注是小儿漏斗胸矫正术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大麻素受体1 (CBR1)及含NR2B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姜黄素组(Cur组)和溶媒对照组(SC组).S组仅分离、暴露坐骨神经,其余3组采用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ur组术后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1·d-1,连续14 d,SC组给予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分别于术前2d、术后1、3、7、10、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分别于术后3、7、14 d时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背角和DRG,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CBR1和NR2B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3组术后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和DRG神经元CBR1和NR2B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Cur组术后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和DRG神经元CBR1表达上调,NR2B表达下调(P<0.05),S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与脊髓背角及DRG神经元CBR1表达上调、NR2B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3.
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同,全麻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小儿一直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高发人群。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远高于成人(17%)。研究表明,全麻恢复早期因受麻醉、手术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危时期。小儿麻醉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种类、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年龄和病理生理情况有关。然而以上研究仅仅是对单一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到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本研究分析小儿全麻恢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背景 内源性孕激素黄体酮不但是性激素,也是神经类固醇激素的一种,对神经发育、修复及相关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ge,AD)]有重要影响.而越来越多的合成孕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 综述近年来孕激素与AD及认知功能关系相关文献,并阐释其可能机制,为研究合成的孕激素提供思路.内容 大量文献数据提示,黄体酮对AD发生发展及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而合成的孕激素乙酸甲氧基孕酮则不然.现从细胞、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3个层面,从分子水平和功能研究,从学习记忆基础和AD发病成因等方面阐述其可能机制.趋向 越来越多的合成孕激素应用于临床,它们对AD发病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Abstract: Background Endogenous progestin, progesterone, is not only a gonadal hormone, but also one of the neurosteroids, which exerts profound effects on neurogenesis, repai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 (AD). As more and more synthetic progestins are being introduced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ir effects on nervous system are attracting researchers' concern. Purpose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estin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or cognitive function was reviewed to provide some mechanism-based id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rtificial progestins. Content A great amount of literature suggested that progesterone had beneficial effects on A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while the synthetic progestin meth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 had adverse effect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are elucidated in this review based upon the results of cell culture, animal experiment and clinic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molecular mechanism, functional research, basis oflearning and memory and pathogenesis of AD. Trend More and more artificial progestins are being used in the clinic, however, their impacts on AD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expounded. 相似文献
25.
不同剂量的罗库溴胺用于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从插管时间、插管反应、不良反应三方面对434例应用罗库溴胺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434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罗库溴胺0.6mg.kg^-1(2ED95);Ⅱ组罗库溴胺0.9mg.kg^-1(3ED95)。麻醉诱导:两组分别给予咪唑安定0.04mg.kg^-1;芬太尼0.04mg.kg^-1;丙泊酚2mg.kg^-1;0.6/0.9mg.kg^-1相应剂量罗库溴胺诱导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及插管反应和不良反应。结果应用0.6mg.kg^-1罗库溴胺和应用0.9mg.kg^-1罗库溴胺插管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反应发生的机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0.6mg.kg^-1罗库溴铵能满足快速诱导插管需求,且插管反应和不良反应无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对唇腭裂修补术小儿全麻苏醒期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28)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n=26).均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方法,七氟烷麻醉诱导与维持.手术开始前由术者对两组患儿行局部浸润麻醉;M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即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塞肛;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C组不给药.观察两组患儿停止吸入七氟烷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PACU内镇静镇痛评分、PACU的滞留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ACU滞留时间M组[(25 ±4)min]较C组[(32±3)min]短(t=7.426,P<0.01);与C组比较,M组患儿镇痛满意(F=4.840,P=0.028),发生严重疼痛(F=5.333,P=0.021)及躁动(F=4.571,P=0.033)的例数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及瘙痒,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在苏醒期可为唇腭裂修补术小儿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减少躁动的发生率,加快PACU患者的转运速度,有利于苏醒期安全. 相似文献
27.
我国不同年龄男性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适宜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年龄男性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适宜浓度.方法 择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体重7~53 kg男性小儿腹股沟手术200例,按年龄分为7个月~1岁(A组)、1~3岁(B组)、4~6岁(C组)、7~11岁(D组)4组,n=50.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喉罩置入采用七氟烷+50%N2O吸入麻醉(As、Bs、Cs、Ds,n=25)或丙泊酚效应室浓度TCI静脉麻醉(Ap、Bp、Cp、Dp,n=25).8组均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人时的适宜浓度,在患儿下颌松弛、睫毛反射及咽喉反射消失时用翻转法置入喉罩.结果 As、Bs、Cs、Ds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各为2.96%(95%CI 2.58%~3.44%)、2.62%(95%C/2.31%~2.90%)、2.16%(95%CI 1.97%~2.33%)及1.89%(95%CI 1.66%~2.24%);Ap、Bp、Cp、Dp组喉罩置人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各为4.74μg/ml(95%CI 4.49~5.13μg/ml)、4.33 μg/ml(95%CI 4.07~4.62μg/ml)、4.10 μg/ml(95%CI 3.90~4.31 μg/ml)及3.65μg/ml(95%CI 3.24~3.98 μg/ml).结论 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及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随着男性小儿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每组16只.再灌注2h和4h末取肺组织制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加氧酶-1(HO-1) 的半定量和定位表达,新鲜肺组织测量湿/干比重,免疫印记法显示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组和U组大鼠再灌注2h和再灌注4h肺组织的湿/干比重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降低肺湿/干比重.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以通过持续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从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自身给药对大鼠伏隔核内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1.00mg/kg异丙酚组(P1组)、1.70mg/kg异丙酚组(P2组)。用静脉自身给药法建立异丙酚精神依赖模型,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伏隔核内p-ERK和ERK的变化。结果 P1组、P2组的异丙酚可以诱发大鼠建立静脉自身给药行为。与P1组相比,P2组大鼠有效鼻触(P<0.01)和注射次数(P<0.01)明显增加。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大鼠伏隔核内p-ERK/ERK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自身给药增加了大鼠伏隔核内p-ERK的表达,ER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异丙酚的精神依赖性。 相似文献
30.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40例老年患者依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局麻组80例、硬麻组80例、全麻组8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d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并对另外5个可能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间、术前认知功能评分)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全麻组术后1、3dMMSE评分降低明显(P〈0.05),但全麻组与硬麻组和局麻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手术时间和术前MMSE评分(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明显,但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年龄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