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赵雄  熊春燕  李文静  江鹰  姚红 《医学信息》2010,23(4):1105-110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结果 18例均手术成功,完全控制咯血17例,有少量咯血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栓塞程度,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静脉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无创、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3.
轮状病毒(HRV)是引起2岁以下小儿急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微生物,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我院1995年9~12月收治HRV5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胸腺肽治疗,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50例中,男30例,女20例,<1岁41例,>1岁9例,平均年龄8.9月,母乳喂养10例(20.0%),为急性起病,每日大  相似文献   
164.
165.
目的:通过加速试验推算纤维蛋白止血贴( FHP)的保存期。方法根据多点等温稳定性原理,温度选择70,80和90℃,将FHP样品放入不同温度培养箱中(70、80和90℃),在不同时间点(70℃取样时间为1、3、9、10、12、13、20、25、29、32 d;80℃取样时间为1、3、13、15、16、17 d;90℃取样时间为1、2、4 d)取样测定其活性,根据活性与对应时间建立FHP的模拟一级热降解曲线,得出不同温度下FHP的热降解速度,再分别建立FHP热降解速度曲线和FHP贮存时间曲线,以此推算出FHP在4、25和37℃的保存期。结果 FHP在70、80和90℃时的热降解速度分别为0.0148、0.0247、0.1057,热降解速度曲线和FHP贮存时间曲线分别为y=-0.0399x+4.445和y=-1.154x-0.376,据此推算出FHP在4、25和37℃的保存期分别为5734、958和345 d。结论 FHP在25℃条件下可以保存>2年。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检测混合原料血浆和凝血因子类产品中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病毒)核酸,分析我国原料血浆及凝血因子类产品中B19病毒的污染情况。方法针对B19病毒的保守区域NS1区合成引物及探针,采用TaqMa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混合原料血浆和4类凝血因子类产品中B19病毒核酸。结果混合原料血浆的B19病毒核酸的阳性率为59.49%(116/195),最高浓度可达1.35×1010拷贝/ml。因子Ⅷ、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阳性率分别为93.55%(29/31)、100%(10/10)、85.71%(6/7)和88.89%(8/9)。结论我国混合原料血浆与凝血因子类产品中B19病毒的污染率较高,有必要进行原料血浆的B19病毒筛查,对于保障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比较单纯应用自体髂骨植骨与联合应用固骼生植骨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DH)患儿行髋臼截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髋臼截骨术治疗的113例DDH患儿资料。根据髋臼截骨术后使用的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52例,60髋)与固骼生联合自体髂骨植骨组(61例,67髋)。113例患儿髋关节Tonnis脱位分级均为Ⅱ~Ⅳ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手术侧别、脱位分型、髋臼截骨方式及髋臼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与2年进行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儿髋臼截骨区骨愈合情况、髋关节的影像学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Lane、Severin 及McKay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6周与术后3个月时Lane骨愈合评分,联合固骼生组分别为(6.4±1.3)分、(9.6±1.7)分,自体髂骨组分别为(4.7±1.5)分、(7.8±1.2)分,前者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后者,两组之间有差异;而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时,联合固骼生组和自体髂骨组截骨区均基本达到骨性愈合,两组无差异。Severin标准髋关节影像学评价结果显示:联合固骼生组(优41髋、良22髋、可4髋)优良率为(94.0%,63/67)明显高于自体髂骨组(优28髋、良22髋、可10髋)的优良率(83.3%,50/60);自体髂骨组可的概率(16.7%,10/60)明显高于联合固骼生组(6.0%,4/67)。McKay标准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与影像学评价结果一致。结论 固骼生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能在术后早期促进髋臼截骨区骨愈合,从而提高截骨区域抗压性。在DDH患儿行髋臼截骨术中联合应用固骼生植骨可以辅助获得满意的头臼对位关系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8.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接受医学专业教育的阶段,对医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一个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由于行业内部没有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的规范和要求,各用人单位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以及重视程度等方面差距仍比较大。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69.
目的定量分析腰椎旋转角度对双能X线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并提出校正方法。方法模拟腰椎BMD标准测量方法,将5具成年男性腰椎标本放于特制的可旋转模具上。以5°为增加量,将标本从0°(标准前后位)逐渐旋转至45°,测量不同旋转角度状态下的腰椎BMD。同时,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根据Nash-Moe法评估椎体的旋转程度,并与DXA获得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腰椎旋转角度增加,腰椎的投射面积逐渐增加,骨矿含量无显著性变化,骨密度值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腰椎旋转角度与投射面积呈正性相关,与BMD呈负性相关。当旋转度数至15°时,测量BMD值与0°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旋转至45°时,BMD降低达21%。根据Nash-Moe法判断腰椎旋转程度,DXA法与X线法的符合率为90%。结论椎体旋转角度对腰椎骨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影响,可以导致测量值较真实值偏低。对于存在腰椎旋转畸形患者,应当根据旋转角度校正骨密度,以避免过高估计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0.
随着医学的进步及人们对脊柱生理重建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种类的人工腰椎间盘假体也得到蓬勃发展。从第一代Charité假体到第二代ProDisc-L假体,再到目前的第三代Activ-L Systems假体都在临床进行了大量应用,此外还有Acroflex、Maverick、XL TDR、M6-L等其他产品也获得批准应用。本文就人工腰椎间盘假体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非限制型、半限制型、限制型、整体式弹性体、限制型+弹性芯、整体式横向植入等不同的设计特点,将相应假体的并发症进行综述,为后续假体设计改进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