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报告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着重与肺动静脉瘘、动脉硬化性血管瘤的基本区别。并简述本病的X钱表现为无特征性,因此强调结合临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肺心病患者出现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国内有个别报告。我院自1979年10月至1981年11月发现二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性,66岁,住院号9980。慢性咳喘30余年,近十余年病情加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心悸,尿少,下肢浮肿。于1979年10月9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紫绀,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伴搏动。两侧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两下肺闻及水泡音。叩诊心界不大,剑突下心脏搏动明显,心率120次/分,偶闻早搏,三尖瓣区闻及返流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闻及收缩早期喷射音(喀喇音)。腹平,肝肋下2厘米,脾未触  相似文献   
73.
<正>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相对少见,自从Eyer氏在1933年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截至目前为止,X线检查仍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由于检查方法的改进,正确诊断率也不断提高。我们复习部份国内外文献,包括我院的10例总结,想就对本病的临床和X线诊断等问题予以较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74.
<正> 从1969年至1979年,在Harefield医院胸外科的90例肺转移瘤中,有25例(28%)首先由支气管活检确诊为支气管内转移,24例为转移癌,有1例为肉瘤转移,其中24例有恶性肿瘤既往史。从原发病变的治疗到支气管内转移出现的时间为几个月到17年。原发肿瘤部位包括大肠、乳腺、宫颈、子宫、膀胱和黑色素瘤。其10例继发病变能够切除,还有1例于第一次切除术后三年又出现转移灶,并予以第二次切除。其中三例术后随访分别为2、4、10年,仍然存活。  相似文献   
75.
<正> 我院于1982年3月,经选择性右心室造影证实右室双出口两例,其X线征象典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和讨论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25岁。自幼心悸气短,喜蹲踞,无晕厥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血压112/80mmHg,呼吸24次/分。发育尚可,营养欠佳,口唇、颜面明显发绀,有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三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_2消失。化验:血红蛋白30.3g%、红细胞685万/mm~3,红细胞压积67容%。心电图:窦性心率、QRS电轴(+114°),不正常心电图,右心室肥厚劳损,右心房负  相似文献   
76.
近代应用抗结核治疗,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在这种背景下,有许多文章描述了肺结核与肺癌并存;还有一些作者认为结核病人易患肺癌。 本文作者对活动性肺结核住院病人450例,进行三年以上的观察,发现最后有22例与肺癌共存,支气管肺癌的发生率高达5%。组织学诊断是从支气管镜、开胸手术及尸检获得的组织学检查确定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替普瑞酮加雷尼替丁与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8±s9a,用替普瑞酮50mg,饭后po,tid,雷尼替丁150mg,po,bid;对照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7±7a,单用雷尼替丁150mg,po,bid。疗程均为8wk。结果:治疗组各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胃粘膜非活动性炎症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活动性炎症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优于单用雷尼替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建立测定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284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µL;柱温:室温。结果 利巴韦林和辅料均不干扰5-羟甲基糠醛的检测,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表明,在0.099 4~7.949 µg·mL-1和0.002 0~0.198 7 µg·mL-1内5-羟甲基糠醛浓度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0和0.999 8),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达0.04 ng和0.012 ng,平均回收率为100.4 %,RSD为1.8 %(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检测。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干式化学分析仪血浆/血清、全血模式检测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比较这两种检测模式检测献血者ALT的准确性。方法分别用干式化学分析仪的血浆/血清、全血模式对献血者ALT进行检测,将两种检测模式的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仪的检测结果差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式化学分析仪两种检测模式的准确度。结果两组差值的相关系数为0.543,差均值分别为0.316 0、-1.238 7;差标准差分别为4.623 59、5.549 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8,P=0.002)。结论干式化学分析仪血浆/血清模式检测献血者ALT的结果较全血模式与全自动生化仪的检测结果差异更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0.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属条件致病菌,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革兰阴性杆菌之一.由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机制之一是通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酶(AmpC酶)实现;对于这些多重耐药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是目前可用的最有效药物.然而,近年来各种碳青霉烯水解酶的相继出现,临床中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等现象使得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成为医学感染的严重威胁[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