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脐火疗法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为常规内科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单重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脐火疗法,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患者脘腹胀满、乏力、口苦、畏寒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治疗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35.4±182.2)μg.L-1,治疗后降为(65.7±22.0)μg.L-1,对照组疗前总胆红素为(422.7±178.5)μg.L-1,治疗后降为(98.7±36.1)μg.L-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脐火疗法可明显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低氧预适应对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缺氧暴露时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每天间歇暴露于低氧混合气体(1% O2、10% CO2、89% N2)20min,连续6d。最后1次低氧暴露24h后,将细胞暴露于无氧混合气体(10% CO2、90% N2)6h,然后立即检测[3H]-2-脱氧葡萄糖(2-DG)的摄取率、GLUT1和GLUT3的mRNA水平及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 低氧预适应上调急性缺氧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2-DG吸收率、星形胶质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及神经元GLUT1和GLUT3 mRNA的表达,提高神经元存活率,这一作用可被细胞松弛素B消除。结论 低氧预适应上调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缺氧时的葡萄糖摄取率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3.
(18)~F-FDG PET/CT和MRI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阐明18F-FDG PET/CT 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T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41例鼻咽癌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且于3周内行头颈部MRI检查。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鼻咽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MRI、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原发肿瘤:PET/CT诊断鼻咽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5.37%,MRI的准确率为60.9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49,P< 0.05);结合病理结果提示,PET/CT降低分期3例,提高分期7例;鼻咽癌患者原发灶SUV值与鼻咽癌T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s=0.706,P<0.05)。未分化癌患者SUV值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9,P<0.05)。②淋巴结转移:41例患者共切取淋巴结139枚,其中PET/CT正确判断阳性72枚,阴性56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和90.32%;MRI正确判断阳性60枚,阴性51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79.69%;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2.09%,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93,P< 0. 05)。③远处转移:41例患者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结果中,2例患者出现肝脏和骨骼远处转移灶,而MRI因扫描部位的限制未能显示。结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的TNM分期较MRI更全面、可靠。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软肝利水方联合逐水方脐敷治疗对脾虚水停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Dpv)、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联合逐水方敷脐,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软肝利水方汤剂,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肝功能、T细胞亚群、彩超腹水暗区最大深度、门静脉主干内径(Dpv)、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变化,评价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7%高于对照组的66.1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肝功能指标、腹水暗区最大深度、门静脉主干内径、凝血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电解质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未增加患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结论:软肝利水方联合逐水方脐敷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可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5.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多年来,多学科向中医学渗透,实验研究引入中医学,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现代中医学模式.但目前临床疗效的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借鉴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中医临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巨噬细胞(macmphage,Mφ)是免疫系统中最具多向性功能的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噬菌、杀菌、促炎或抗炎作用等。另外,Mφ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和抗原提呈等途径发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微生物抗原和效应 T 细胞(如辅助性 T 细胞1型、2型、3型和调节性 T 细胞等)及其分泌产物可以影响 Mφ的表型和异质性。近年,不同 Mφ亚型已被证实,最具特征性的 Mφ是经典激活 Mφ(classically activatedmacrophages,caMφ),可在辅助性 T 细胞1型(Th1)分泌因子(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环境中被细菌脂多糖  相似文献   
27.
28.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阶段,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肝纤维化的发病受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调控,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随着现代药理学及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被进一步阐明,本文对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及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以期为医治肝纤维化提供潜在候选药物,开拓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其生殖损伤严重危害机体的健康。本文综述了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在糖尿病雄性生殖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某些抗氧化剂可能成为有效治疗糖尿病生殖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鼠胃癌MF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MFC胃癌皮下接种模型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丝裂霉素组(MMC,每周注射2次,每次0.7mg/kg)、AG组(150mg·kg-1·d-1)和MMC加AG组。均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法,持续14d;停药后24h处死动物。应用Greiss反应法测定荷瘤动物血浆中一氧化氮(NO)量;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AG显著降低荷瘤小鼠血浆中NO的合成,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47.1%,与对照组比较,P<0.01。AG组的肿瘤细胞PCNA表达值为25.2±3.6,MMC加AG组为22.0±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0±3.6(P<0.01);但凋亡指数未见下降,电镜下亦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AG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NO的产生而抑制肿瘤生长,但并未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