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为肿瘤进展或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anti-MFG-E8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FG-E8蛋白表达,统计分析各组MFG-E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C组织MFG-E8的阳性表达率(82.4%)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MFG-E8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1/2肌层、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相关;EC组织MFG-E8强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FG-E8阴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子宫内膜癌组织MFG-E8强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FG-E8强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进展的标志物,预测EC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2.
建立大鼠血液中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检测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0和500mg/kgFOX-7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一次性经口灌胃方式染毒,染毒容量为ImL/lOOg。于染毒后第0.5、1、2、4、8、12、24h对大鼠进行眼眶后静脉丛采血,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血中FOX-7浓度。使用PhoenixWinNonlin6.1软件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与毒代参数计算。大鼠单次灌胃FOX-7200和500mg/kg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27.01±L94)^g/(h?L)和(29.26±3.31)^^(h-L),AUC(0-?>分别为(42.。1±2.18)阿/(h-L)和(4L51±3.66)Mg/(h?L);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1.82±0,12)Mg/ml和(2.33±0,20)阿/ml,达峰时间y.为2h;半衰期知2分别为(10.83±2,77)h和(8.66±3,01)h。本研究为FOX-7毒代动力学模型的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分娩的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8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连续细致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时间为(6.19± 1.48)h、活跃期为(3.11 ±2.07)h、第二产程为(0.68±0.47)h,均低于对照组[(9.29±2.24)h、(5.21±2.10)h、(1.59±0.50)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7.27%(34/44),高于对照组的51.16%(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6.51±0.41),低于对照组的(8.8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细致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了解老龄肾阳虚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目前肾阳虚的诊断情况,并对其诊断标准的优化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专家系统评定结果相比较的方法。结果:3418例老年调查对象中肾阳虚患者922名,非肾阳虚者2496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次症中夜尿频多、四肢发冷、脉无力、畏寒怕冷、咳喘痰清、下肢浮肿edema of lowerlimbs、苔白滑及头晕目眩在肾阳虚患者中发生率高达50%以上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对40个辨证因子权重排序前10位结果分别是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腰背发冷、阳痿、四肢发冷、性欲减退、阴冷、小便清长、下肢浮肿、面色黯黑。结论:老龄肾阳虚特征因子为腰膝酸软、畏寒、四肢或腰背发冷3项。常见因子为头晕目眩、咳喘痰清、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等8项。参考因子为口淡无味、面目水肿、小便清长等9项。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加味人参乌梅汤酸甘化阴对腹泻模型大鼠水通道蛋白4(AQP4)及相关调控因子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以揭示加味人参乌梅汤酸甘化阴生津止泻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宝儿康糖浆组、思密达组、加味人参乌梅汤组,每组10只。空白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苦寒中药泻下、游泳力竭法、饥饿多因素复合制作腹泻模型,连续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m L·kg-1),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加味人参乌梅汤ig(17.5 g·kg-1),思密达ig(4.2 g·kg-1),宝儿康糖浆ig(3.5 g·kg-1),均1次/d,连续7 d。采用qRT-PCR等技术和方法,检测加味人参乌梅汤对幼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AQP4,ATPase,PK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ATPase和PKC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人参乌梅汤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ATPase和PKC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结论:加味人参乌梅汤可以通过调节AQP4及相关调控因子Na+/K+-ATPase,PKC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达到生津止泻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IPM)对blaNDM-1阳性Escherichia coli耐药性及其内膜secY、secE和secG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质粒pET28a(+)-blaNDM-1转化菌株E. coli DH5α-blaNDM-1和E. coli BL21(DE3)-blaNDM-1为研究对象,在梯度浓度增加或撤消IPM暴露下传代培养菌株,检测17种抗生素对IPM暴露菌株的MIC值;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NDM-1表达;蛋白活性实验检测NDM-1活性;qRT-PCR检测blaNDM-1及内膜secY、secE和secG转录水平。结果 12μg/mL和020μg/mL IPM暴露的E. coli DH5α-blaNDM-1菌株CFZ、CXM、FOX、CRO、CAZ、FEP等头孢类药物的MIC值(≥8μg/mL/≥8μg/mL、≥32μg/mL/≥32μg/mL、≥32μg/mL/≥32μg/mL、≥64μg/mL/=32μg/mL、≥32μg...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血清癌胚抗原(CEA)对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疗效预测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胸部肿瘤科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记录患者血清CEA水平,分析CEA水平与TKI疗效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3.1%患者基线CEA水平升高,56.6%患者在TKI治疗后1月CEA下降幅度达到20%,取得了CEA response。72.3%的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后达到了影像学的客观缓解,CEA response与影像学缓解无相关性。全组患者接受TKI治疗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为9.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2.0个月。多因素回顾分析显示,基线血清CEA水平及EGFR-TKI治疗时机是影响突变型NSCLC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CEA水平不能预测晚期EGFR突变患者的TKI疗效,但基线CEA升高患者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医没有一套完整的辨证体系,曾经提出许多创建新的辨证体系的设想。《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总结前人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提出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8种辨证方法。由于未系统阐明相互之间的联系,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病证,常使人感到中医的辨证方法支离破碎、零星无序。用于临床,让人迷茫、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30.
雷公藤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雷公藤孵化皮片,在同种小鼠间进行移植,探讨雷公藤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5%雷公藤煎剂和40μg/ml、100μg/ml、500μg/ml雷公藤总甙对供鼠皮片浸泡孵化,在昆明种小鼠和DBA褐色小鼠间进行皮片移植,观察雷公藤对同种皮片移植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结果:雷公藤煎剂孵化皮片能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两种小鼠皮片移植后存活时间分别为(2231±360)天、(2150±340)天,与对照组(1320±225)天、(1181±275)天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40μg/ml雷公藤总甙孵化后皮片存活时间为(1754±144)天,100μg/ml为(1984±263)天,500μg/ml为(2091±380)天;雷公藤总甙孵化加腹腔注射,每天40μg/20g小鼠为(2135±208)天,100μg为(2234±275)天,500μg为(1982±114)天,与对照组(1283±080)天、(1196±175)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雷公藤总甙单纯孵化各组与孵化加腹腔注射相比,除40μg/ml组(P<005)外,存活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