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胰腺发育和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Notch信号通路在胰腺早期发育中可能起着维持胰腺上皮细胞处于祖细胞状态,延迟其分化直至时机成熟的作用;Notch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的起始、发生及进展中均明显活化。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在胰腺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持续激活的Notch信号通路促进了胰腺癌的发展,且可能为胰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2.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发病率低,临床不易与壶腹癌和胰头癌鉴别。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3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28~88)岁。良性肿瘤8例(22%),恶性肿瘤29例(78%)。临床表现以腹痛、呕吐、体重下降、黄疸为主,部分有黑便、腹部包块、贫血、发热等。辅助检查包括腹部B超、CT、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内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其中十二指肠造影与内镜检查诊断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7%和79%,有7例行十二指…  相似文献   
73.
外周血浆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检测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5例胰腺癌,33例非胰腺癌病人的外周血标本,提取血浆DNA。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聚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检测突变的K-ras基因,直接测序方法测出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 胰腺吕病人外周血浆K-ras基因突变率为73%(11/15),非胰腺癌组中有2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炎患者发生K-ras基因突变,其余均为阴性;血浆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部位、大小及分期无关。结论 检测外周血浆K-ras基因突变可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胰腺癌高危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74.
178例甲状腺癌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3年期间收治的178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甲状腺内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其中结节内伴微钙化灶者50例(28.1%),B超检查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告值为78.1%。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62例,诊断甲状腺癌144例,阳性率为88.9%。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为34.3%(61/178),甲状腺癌局部或患侧叶切除术后行二次以上手术者30例,残癌率为43.3%(13/30)。结论声音嘶哑及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灶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亦可作为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征之一。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确诊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法。患叶+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5.
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34例,女44例。手术完全切除76例,其中胃楔形切除39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姑息性切除2例。结果肿瘤平均直径5.5cm,其中<5cm者39例,5~10cm者27例,>10cm者12例。病变位于胃窦部12例,胃体部30例,胃底部36例。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2.6%)。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74例(94.9%),CD34阳性61例(78.2%),SMA阳性29例(37.2%),Desmin阳性8例(10.3%),S-100阳性8例(10.3%)。72例(92.3%)获随访,平均56.1(3~168)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70.3%,术后复发转移11例(15.3%),术后复发转移者再次手术治疗6例,再次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命。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注意完整切除和防止肿瘤破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后体外标记方法及移植肝细胞的肝内组织学表现。方法 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后的肝细胞移植入已行部分肝切除大鼠体内,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受体肝脏内移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分化成熟肝细胞在BrdU掺入培养后细胞核染色可见特异性棕褐色标记;肝细胞移植后肝组织切片BrdU染色可定位移植细胞;白蛋白抗体染色显示移植细胞具有功能活性。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后形态功能稳定,是进行肝细胞移植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7.
慢性胰腺炎诊治再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总结我院慢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1月至2005年4月间收治的129例慢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9例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病1年内确诊率42.6%,5年内确诊率可达82.2%;长期饮酒导致慢性胰腺炎者占38.8%,胆源性者占27.9%;B超、CT和磁共振(MRI/MRC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8.3%、80.6%和82.0%,ERCP检查阳性率为46.3%;尿对氨基苯甲酸(PABA)试验阳性率为71.6%;7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94.6%疼痛明显减轻,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结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特点有所变化,长期饮酒致病的比例增高;尽早明确诊断,去除诱因,口服止痛药物及胰酶制剂,适时选择适当的介入或手术治疗,有利于减轻慢性胰腺炎病人的症状,延缓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78.
腹腔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诊治涉及外科、重症医学、感染、检验、临床药学等多个学科,包括局部病灶处置、病原学检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因感染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异常状况纠正等过程,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本共识参考国内外最新进展并结合临床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循证为基础,对急性阑尾炎、上消化道穿孔、下消化道穿孔、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胰瘘、胆瘘、吻合口瘘、内镜诊治后消化道穿孔等外科常见腹腔感染的诊断、病原学检测、外科及抗菌药物治疗等临床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并根据证据等级提出诊治相关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外科常见腹腔感染的诊疗行为,在临床决策、抗菌药物应用等方面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及指导,以提高诊治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9.
恶性梗阻性黄疸容易引发胆管炎,发生率在8%~19%,其中壶腹癌的发生率最高。研究发现,肿瘤破坏了壶腹部的结构和功能,使肠道中的细菌通过壶腹反流引发胆管炎。恶性梗阻性黄疸使胆道压力增高,影响肝脏细胞的分泌,容易产生不含胆红素和胆盐的无色胆汁。出现白胆汁的病人预后更差,死亡率明显增高。恶性疾病引发的胆道梗阻往往是完全性梗阻,胆道内导管压力明显增高,增加了胆血反流和内毒素血症,同时增加了彻底、有效胆道引流难度,比良性胆道梗阻更严重,甚至采取手术引流后也难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