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的影响,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ERK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损伤24 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ERK的表达。结果 sham组鼠海马及大脑皮质偶见凋亡细胞,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少见ER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I/R组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ERK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假手组;bFGF组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减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ERK表达较I/R组明显增加。结论 bFGF显著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上调脑缺血诱导的ERK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经消化科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使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泮托拉唑组的愈合率为92.0%,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半年复发率为10.0%,奥美拉唑组为1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常规用量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面及在愈后半年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3.
HPLC测定不同种蟾皮药材中不同部位蟾蜍噻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不同种蟾皮不同部位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种蟾皮中不同部位蟾蜍噻咛的含量.样品中蟾蜍噻咛峰通过与对照品进行HPLC-DAD 3D及HPLC-MS-MS比对分析进行了确定.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为50倍量50%甲醇超声60 min.样品分析选用了WondsiITM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μm),以乙腈-水(6∶9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6 nm.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 7)、精密度(RSD,0.59%)、稳定性(RSD.0.72%)和重复性(RSD,1.5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2.03%,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经测定,中华大蟾蜍与黑框蟾蜍不同部位均含有蟾蜍噻咛成分,含量为0.07% ~0.17%.结论:蟾蜍噻咛在不同种蟾皮药材中的不同部位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4.
MR对鼻咽癌局部侵犯规律及其临床靶区勾画指导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评价鼻咽癌局部侵犯的规律性,探讨临床靶区(CTV)勾画.方法:连续收集具备鼻咽及颈部MR扫描的初诊鼻咽癌患者345例.由两位影像学医师独立阅片,根据受侵的发生率,将各解剖结构划分为高危组(≥35%)、中危组(≥5%~35%)和低危组(<5%)3个等级.结果:高危组解剖结构毗连于鼻咽腔,中危组和低危组解剖结构与鼻咽腔间隔解剖屏障.高危组解剖结构受侵时,毗连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发生率高达54.3%.高危组解剖结构未受侵时,毗连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的发生率<10.0%.高危组或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时,毗连低危组解剖结构受侵的发生率高达40.0%.鼻咽癌非中线结构双侧同时受侵的发生率较低(<10%),椎前肌除外(11.9%).结论:鼻咽癌遵循从近到远逐步进行局部侵犯,跳跃性扩散较为罕见,神经孔道是重要的扩散途径.鼻咽癌非中线结构双侧同时受侵的发生率较低,鼻咽周围解剖结构的选择性CTV勾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5.
赵海 《中国保健》2010,(2):42-4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逐渐下降,而且,老年人又常伴有脑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糖尿病等,使老年人极易发生肺部感染。目前,肺炎已经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为1.6%,75岁以上为11.6%,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4%。现将我院几年来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常规MRI结合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昉  张发林  潘爱珍  赵海  高强   《放射学实践》2010,25(8):851-854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良性(Ⅰ级)、11例非典型性(Ⅱ级)和4例间变性脑膜瘤(Ⅲ级)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的最常见部位均位于额部;两者在肿瘤大小、形态和信号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囊变坏死、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肿瘤强化方式和脑膜尾征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侵犯脑实质或(和)破坏周围颅骨是诊断恶性脑膜瘤较为特异性征象;②良、恶性脑膜瘤的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8.73±1.68)×10^-9mm^2/s、(7.26±3.22)×10^-9mm^2/s,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MRI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一些特征性征象,结合ADC值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评价鼻咽癌原发肿瘤MRI横截面最大径(MDAPPT)的预后价值。方法 搜集2005—2007年间初治、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且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的鼻咽癌患者333例临床资料,在MRI上测量最大径,Logrank法单因素及Cox法多因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T1、T2、T3、T4期患者MDAPPT中位数分别为21.2、30.0、38.0、52.3 mm。全组MDAPPT≤30、>30~50、>50 mm患者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1.3%、70.1%、51.5%(P=0.000),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1.3%、70.0%、48.9%(P=0.000),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85.5%、 86.5%、67.2%(P=0.000),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分别为97.7%、91.5%、83.3%(P=0.013)。多因素分析发现MDAPPT是影响PFS、DMFS的预后因素。T3~T4期MDAPPT≤50、>50 mm患者5年OS和PFS及DMFS分别为69.4%、52.2%(P=0.004)和68.0%、49.6%(P=0.001)及84.0%、66.8%(P=0.001)。全组MDAPPT≤30 mm患者中T1、T2、T3、T4期的5年LRFS分别为100%、95.8%、96.3%、100%(P=0.643)。结论 MDAPPT是影响鼻咽癌PFS和DMFS的预后因素,MDAPPT是鼻咽癌T晚期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不同T分期中MDAPPT小的局部控制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8.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损伤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北京市开展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9月在北京市16个区县抽取104所中小学校17 086名在校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2011-2012学年度学生运动伤害及其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过程中伤害占伤害总例数的23.53%,运动伤害发生率为3.03%,城区为3.72%,郊区为2.59%,男生为4.02%,女生为2.07%,城郊及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4.15,7.33,P值均<0.01).505人次运动损伤害中74.65%到医院/校医室就诊,3.96%住院治疗;0.40%造成残疾;次均休息5.90d,次均缺课2.27 d.结论 运动伤害是中小学生较为普遍的伤害之一,严重影响学生健康和生活,学校和家长必须相互合作,加强学生运动伤害预防教育,强化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做好运动防护,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9.
为了阐明黄连解毒汤神经保护作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本实验将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分为四个不同极性段,运用HPLC-DAD-ESI-MS/MS 鉴定了四个极性段的17个主要化学成分, 并运用HPLC-DAD对其中11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研究。方法学考察显示线性良好(r2, 0.9994-0.9999), 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值分别为1.66%-3.67%, 1.26%-4.77%, 回收率(95.24%-105.41%, RSD, 0.29%-2.69%)。在化学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PC12细胞核元代神经元细胞对黄连解毒汤及四个不同极性段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水提取物和正丁醇部分比其他极性段的神经保护作用更强。根据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可以推断在水提物和正丁醇部位含量明显较高的环烯醚萜和生物碱与神经保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0.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的黔太子参品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别人工选育的黔产太子参2个品种,为二者的商品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鉴别太子参人工选育品种——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结果: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ITS2共有序列相似度达100.0%(469/469),gap为0.21%(1/470),前者较后者多一个碱基‘G’;二者psbA-trnH序列相似度为98.47%(385/391),后者较前者多20个碱基,且gap达到2.74%(11/402)。结论:以psbA-trnH序列为主ITS2序列为辅可从分子水平准确鉴定太子参两个人工选育品种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