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胸腰段截骨矫形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观察其矢状面参数及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的变化,观察时间点包括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结果 所有54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其中4例(7.4%)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其余大部分病例在随访期间,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均有增大趋势.在末次随访中,PJK组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为(23.7°±4.3°),非PJK组为(10.4°±5.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胸椎后凸角度、术前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及截骨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发生率为7.4%,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术前TK较大,术前PJA大于10°以及矫形手术需较大的截骨角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探讨多裂肌损伤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提取1名健康成年人的腰骶椎CT图像数据,建立L1~L5和骶椎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建立参考点并设置载荷方向和大小模拟多裂肌的作用,得到正常生理模型(normal model,NM),并分别建立L4/5后路融合模型(posterior fusion model,PFM)、多裂肌离断模型(multifidus severed model,MSM)、L4/5后路融合同时离断近端多裂肌模型(posterior fusion and multifidus severed model,PFMSM)。在NM的L1上终板调整多裂肌肌力和外部载荷,施加7.5N·m力矩载荷分别模拟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记录这四种运动工况下L1上终板的转动角度分别为18.8°、14.4°、15.4°和12.5°,其余三种模型以此参照在L1上终板施加不同力矩载荷模拟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达到相同转动角度,分析各模型的多裂肌肌力及总做功情况、上下邻近节段(L3/4、L5/S1)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相似文献   
43.
帕金森病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SPECT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巴胺转运体是再摄取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功能蛋白。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转运体水平明显降低。对多巴胺转运体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的阐明和早期诊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多巴胺转运体配体可用于它的SPECT显像。本文就常用多巴胺转运体配体恃点,SPECF显像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前,平背综合征的非手术疗法(如髋关节后伸、支具固定、背部伸展等)的疗效不容乐观,首选方法仍为手术治疗。现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老龄和脂多糖(LPS)刺激二次打击致小鼠PD模型脑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 T1)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表达水平。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老年LPS-PD组(n=8)、青年LPS-PD组(n=8)、老年对照组(n=8)、青年对照组(n=8)。PD模型制作:LPS 20μL(1μg·μL~(-1)),两侧鼻孔滴入,隔日1次,共60 d。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滴鼻。采用动物行为学爬竿实验测定小鼠行为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Sir T1和GDNF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区TH表达,分析老龄和LPS刺激作用下多巴胺神经元丢失与Sir T1、GDNF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LPS-PD组爬竿实验时间延长最为显著,TH、GDNF和SirT1表达下降最为显著(P0.01);老年对照组和青年LPS-PD组运动时间显著延长,TH、SirT1表达显著下降(P0.05),Sir T1表达与TH表达呈正相关性。青年LPS-PD组GDNF表达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老龄和LPS二次打击作用均可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显著丢失,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脑内GDNF和SirT1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多巴胺神经元丢失相平行;但青年LPS-PD组GDNF呈代偿性高表达。结论老龄和LPS二次打击下PD模型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可能与GDNF和Sir T1神经保护因子表达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1 病例资料女 ,4 5岁。 1个月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头部胀痛 ,以双侧颞部为主 ,伴轻度头晕 ,收入院。 1991年因癫大发作开始使用苯妥英钠 (phenytoinsodium ,PHT)治疗 ,近 3年PHT渐减至 5 0mg每日 2次口服 ,至今癫未再发作。查体 :血压 110 /80mmHg ,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索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抗焦虑抑郁药物在原发性头痛治疗中疗效的评价.方法 在门诊及病房工作中收集原发性头痛患者,以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黛力新组(黛力新、西比灵)和对照组(西比灵),分别于治疗初作焦虑抑郁评分及头痛程度的评定,然后于治疗后2周、4周复查焦虑抑郁评分及头痛的评分.结果 (1)原发性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参差不齐,也即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不一,以轻中度为多.主要与发生焦虑抑郁的时距有关;(2)原发性头痛经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其头痛的发作频率、程度皆见明显改善,服药2周即显有效.4周时疗效已非常明显;(3)抗焦虑、抑郁药物对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明显.结论 头痛的发生可能与既往焦虑、抑郁有关;经抗焦虑、抑郁治疗能使原发性头痛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system,BFCS)中是否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及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甾体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在1月龄、6月龄及24月龄雌性SD大鼠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并对StAR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多种形态的细胞中均存在StAR的表达。StAR与ChAT在1月龄及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6月龄组(P0.05),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略低于1月龄组(P0.05),且StAR的表达量均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正相关。结论:BFCS中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且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摘 要〕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40 例,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与观察组(40 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 2 周后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 6 min 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 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