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6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991年 1月~ 1 999年 4月本院对 1 0 5例患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严重肝损伤、肝结核病、慢性肝脓肿的患者作肝脏切除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性 78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9岁。原发病情况 :原发性肝癌 77例 ,肝血管瘤 1 0例 ,肝内胆管结石 8例 ,严重肝损伤 6例 ,肝结核病并感染 2例 ,慢性肝脓肿 2例。所有病例均经 B超、CT、MRI、病理检查证实。1 .2 手术方式1 0 5例患者均采用常温下间隙阻断入肝血流 ,阻断次数 1~ 3次 ,阻断时间 1 0~ 2 5 min,合并肝硬化者每次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闭塞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26条肢体)重症、高危下肢动脉广泛闭塞患者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通过观察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20条肢体、股深动脉成形22条肢体、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6条肢体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6±8.5)个月(3~26个月),踝肱指数明显提高,静息痛均消失。结论: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脑外科病房护理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掌握现阶段医院脑外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改善脑外科病房医疗质量,提高与保障病人安全.方法:使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脑外科病房以往3年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脑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数据显示,我院脑外科病房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为患者自身病情、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行为加之管理因素是影响我院脑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可以保障患者的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fbe基因)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葡菌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得到除fbe基因以外遗传背景相同的fbe基因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然后建立表葡菌致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模型,比较fbe基因阳性菌株HB与其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体内致病性的差异,同时采用ELISA测定并比较fbe基因阳性和fbe基因阴性两组表葡菌体外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力。结果构建获得表葡菌HB的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并建立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模型。fbe基因阳性菌株与纤维蛋白原的体外结合力显著高于fbe基因阴性菌株(P<0.01)。fbe基因阳性表葡菌HB致大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00%(15/15),而fbe基因缺陷株HB-ermB仅导致20%(3/15)的大鼠发生感染,经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HB组感染率明显高于HB-er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组导管表面、血液及组织中检测到的细菌数明显高于HB-er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be基因缺陷株致病力较其亲本株明显降低,提示fbe基因为表葡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科放疗的30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3例,两组患者均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采用XHA600直线加速器体外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组153例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加用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结果经过放疗后,对照组完全缓解(CR)3例,占2.0%;部分缓解(PR)39例,占25.5%;无缓解(NR)111例,占72.5%;(CR+PR)42例,占27.5%。治疗组完全缓解(CR)9例,占5.9%;部分缓解(PR)87例,占56.9%;无缓解(NR)57例,占37.2%;(CR+PR)96例,占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中增敏作用良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体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细胞形态及心肌特异性蛋白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方法]培养、纯化及鉴定MSCs,用SalB、5-氮胞苷组(5-aza)、SalB联合5-aza(SalB 5-aza)分别定向诱导分化,观察此过程中MSCs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MSCs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的MSCs体积增大,增殖减慢,并出现肌管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诱导后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结论]SalB在体外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宫颈糜烂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属于中医"带下病"范畴.宫颈糜烂临床以局部微波治疗为主,但治疗后有宫颈出血、渗液较多的缺点.笔者采用云南白药局部外敷治疗宫颈糜烂微波术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三拗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GATA-3及血浆中IFN-γ、IL-4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6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造模,其余5组大鼠用OVA加氢氧化铝腹腔注射,从第3周起各组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1%OVA溶液雾化激发,同时用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三拗芎葶合剂灌胃、地塞米松腹腔注射2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右肺采用RT-PCR法测量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mRNA、GATA-3mRNA,取血浆用ELISA法测量IFN-γ、IL-4浓度。结果实验显示模型组GATA-3 mRNA、IL-4浓度明显升高。T-betmRNA、IFN-r浓度降低;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GATA-3 mRNA、IL-4浓度明显下降,T-betmRNA、IFN-γ浓度升高,以中药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效果明显。结论三拗芎葶合剂能够通过升高大鼠血浆IFN-r水平、肺组织中T-bet mRNA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并改善大鼠生存质量。本结论为宣肺逐瘀化痰法治疗哮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B组,每组8只。丹酚酸B组预先给药,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除假手术组外其他两组大鼠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实验结束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病理的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以及二者比值。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以后者更为显著,二者比值失调;丹酚酸B组能继续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同时降低bax蛋白表达,恢复二者比例。结论:丹酚酸B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ax蛋白表达,并恢复二者比值,这可能是丹酚酸B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在70~82岁之间;给予紫杉醇135mg/m2于第1天滴注,卡铂AUC=6第2天静点,每4w重复.结果55例中可评价患者49例,CR 2例,PR 30例,SD 20例,PD 3例,总有效率(CR PR)65.3%.临床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79.6%,其中Ⅲ度和Ⅳ度占22.4%;血小板下降发生率40.8%,其中Ⅲ度和Ⅳ度占8.1%.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较轻,临床可以推广.较轻,老年人可以耐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