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测HupA对急性辛硫磷中毒小鼠在全血、红细胞、脑组织中于不同时间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中的影响。方法HupA治疗组经口灌胃HupA,2h后经口灌胃辛硫磷;未治疗组经口灌胃辛硫磷,未做其他处理。各组于染毒前及染毒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全血、红细胞、及脑AChE活力。结果全血AChE活力:0.5、1、2、4、12和24h时间点AChE活力,HupA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或P<0.01);红细胞AChE活力:0.5、1、2、4和8h时间点AChE活力,HupA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或P<0.01);脑组织AChE活力:0.5、1、2、4、8和12h时间点AChE活力,HupA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HupA能透过血脑屏障,有效保护血液和脑组织AChE免受有机磷的不可逆性磷酰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淋巴瘤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1例淋巴瘤患者EB病毒的表达.结果 霍奇金淋巴瘤(HL)EBER(epstein-barr virus early RNA,EBER)阳性者均为经典型HL,检出率为52.2%(24/46);HL各型中检出率以LD型最高,3例均为阳性,MC型检出率83.3%(15/18),NS型和LP型分别为35.7%(5/14)和14.3%(1/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T细胞淋巴瘤检出率40.0%(20/50),其中鼻型结外NK/TCL检出率高达100%(9/9),结内、结外T细胞淋巴瘤检出率分别为18.2%(6/33)、82.4%(14/17),两组之间EBV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福建地区淋巴瘤的发病与EB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以HL中MC和LD及NHL中的T-NHL与EB病毒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且T细胞淋巴瘤EBV感染有部位和类型倾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小鼠染毒α – 鹅膏毒肽21 d完整中毒模型,探讨小鼠尿中毒素代谢及毒性特征。  方法   雄性小鼠20只,对照组(n = 5)和半数致死量(LD50)染毒组(n = 15),单次腹腔注射α – 鹅膏毒肽染毒。染毒后1~7 d,代谢笼收集尿液,通过液质联用法检测毒素;染毒后0~21 d,记录中毒症状、体重和死亡。21 d处死存活小鼠,测定肝肾重量、系数、生化、病理。  结果  染毒后1~4 d,染毒小鼠尿液均可检出毒素,且第1 d排出毒素占1~7 d排出量的67 %~98.35 %。染毒后3~10 d,LD50组共死亡6只小鼠。染毒后21 d,与对照肾脏重量(0.59 ± 0.05)g、肾脏系数(1.49 ± 0.09) %、肌酐(11.30 ± 7.60)µmol/L、碱性磷酸酶(78.00 ± 13.20)U/L相比,LD50组存活小鼠均有显著改变[(0.48 ± 0.05) g、(1.35 ± 0.11) %、(18.25 ± 8.80) µmol/L、(111.50 ± 32.30) U/L,P < 0.05],且肾脏病变部位主要为肾脏皮质外层结构,表现为肾小管病变及大量粉染蛋白管型。  结论  小鼠α – 鹅膏毒肽中毒早期尿液(1~4 d)可检测到毒素,中毒晚期以肾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4.
赵文锦 《家庭医药》2006,(12):50-50
有些顽疾如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炎等,可能很难治愈甚至无法治愈,于是带病生存便成为一种事实。就当前医疗能力来说,有些病治不好并不奇怪,即使是再过若干年,科学进步能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也会有治不好的病。因此,正确认识这种矛盾关系成为正确对待疾病所必须。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参蓍补脾汤联合阿奇霉素对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蓍补脾汤,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PFV、MVV、TPTEF、VPTEF)、心肌酶谱指标(LDH、HBDH、CK、CKMB)、血气分析指标(PaO2、SaO2、PaCO2、PaO2/FiO2)、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13)、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aO2、SaO2、PaO2/FiO2、IL?13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心肌酶谱指标、PaCO2、IFN?γ、IL?1β、IL?4更低(P<0.05)。结论加味参蓍补脾汤联合阿奇霉素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亚慢性暴露酒石酸锑钾后,锑在大鼠血液中的蓄积作用,为锑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信息。方法Wistar雄鼠50只,对照组(15只)、低(10只)、中(10只)和高(15只)剂量组分别经口喂饲0、100、200和500 mg/kg含酒石酸锑钾的饲料13周,恢复4周。在染毒期第1、4、8、10和13周以及恢复期第15、17周采集血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血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合态的锑浓度。处死的动物采集心、肝、脾、肺、肾、甲状腺、胸腺和膀胱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鼠染毒酒石酸锑钾后,锑主要存在红细胞中,其浓度变化与红细胞的代谢周期紧密相关。锑在血液中各组分浓度达到最高水平时(暴露4周后),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血浆中锑浓度分别为(34.99±24.62)、(17.64±6.68)、(11.16±9.91)和(0.47±0.01)μmol/L,红细胞中锑浓度分别为(2 231.3±170.7)、(1 593.7±110.6)、(423.7±52.4)和(9.4±2.5)μmol/L,血红蛋白结合态锑浓度分别为(2 273.5±159.9)、(1 568.6±128.8)、(530.4±163.1)和(8.28±2.15)μmol/L。结论锑主要在染毒酒石酸锑钾大鼠红细胞中蓄积,并且主要以血红蛋白结合态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异丙隆原药的慢性毒性,提出其慢性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和无害作用剂量(NOAEL).方法 480只SD种雄性和雌性大鼠(体重110~140 g)分为4组,3个染毒组分别喂饲染毒异丙隆原药50.0 mg/(kg·d)(高剂量组)、5.0 mg/(kg·d)(中剂量组)和0.5 mg/(kg·d)(低剂量组),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历时2 a;观察大鼠日常表现、检测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检查了解解剖、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和尿液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分别从试验第6周和第11个月开始减慢(P<0.01);高、中两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脏肿大,肝细胞水肿样变性和脂肪变性.结论 异丙隆原药对雌性和雄性大鼠慢性毒性的LOAEL分别为50.0 mg/(kg·d)和5.0 mg/(kg·d),而NAOEL为0.5 mg/(kg·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哈伯因(HupA)对水胺硫磷和辛硫磷急性染毒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染毒组和预防处理组均经口给予一定剂量水胺硫磷或辛硫磷,预防处理组染毒前2h经口给予HupA,对照组经口给予吐温-80或花生油。染毒24h后采用原位整体灌注法固定动物,取脑,做冠状切片,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用Image Pro-Plus720进行神经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结果水胺硫磷和辛硫磷染毒组动物均见到大脑皮质水肿、神经锥体细胞急性水肿、海马锥体细胞急性水肿,尼氏体减少。预防处理组部分动物虽见到大脑皮质水肿、神经锥体细胞急性水肿,而病变程度比染毒组明显减轻。结论HupA对水胺硫磷和辛硫磷染毒小鼠神经病理改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二甲基甲酰胺(DMF)短期重复染毒对雄性小鼠肝损伤的特点,为今后开展DMF慢性毒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染毒组(150 mg/kg·bw),每组50只。分别于染毒1、3、7、14和28 d 5个时间点处死10只对照组和10只染毒组动物。采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指标,摘眼球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和生物标志物N-甲基氨基甲酰加合物(NMHb)的含量。解剖取肝,记录肝重,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F连续染毒可抑制小鼠体重增长,1、3、14和28 d肝脏系数明显增大(P0.05)。28 d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14和28 d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明显升高(P0.05),7和28 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升高(P0.05)。肝病理切片显示,染毒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样变,局灶性细胞坏死伴有炎细胞浸润,严重程度随染毒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染毒28 d出现严重细胞水肿,肝小叶结构破坏,细胞核固缩或溶解。NMHb含量随染毒时间逐渐升高,对照组未检出。结论 DMF短期重复染毒可导致小鼠生长缓慢,肝损伤特点主要表现为肝肿大,从第7天开始,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染毒前期(3 d)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轻度水肿伴炎细胞浸润,后期主要以严重肝细胞水样变性为主,肝小叶结构受损,损伤程度随染毒时间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灌胃给予二甲基甲酰胺(DMF)对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α和PPARγ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8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组,经口灌胃给予DMF 150 mg/kg BW染毒(每组5只),分别在DMF暴露前(D0组),暴露后第1、3、7、14和28天,取外周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试剂盒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ELISA检测肝脏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D0天(对照组)相比,DMF暴露1天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开始增加[(8.30±0.61)×10~9/L vs.(12.64±1.02)×10~9/L,P0.05],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白细胞水平进一步升高。此外,DMF暴露后可引起显著的肝脏损伤,包括肝细胞肿胀、淋巴细胞浸润、点状坏死等。与D0天相比,GSH-Px在DMF暴露后第一天出现一过性升高[(1006.00±168.60)U vs.(1437.00±321.00)U,P0.05],CAT在DMF暴露后28天出现显著升高[(35.17±4.90)U/mg蛋白vs.(51.80±10.32)U/mg蛋白,P0.05]。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在染毒后第7天出现显著升高[(1.35±1.30)vs.(35.70±10.88),(1.04±0.33)vs.(191.10±44.70),P0.01]。而PPAR信号通路下游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1β、IL-6和TNF-α)降低,其中,与D0天相比,IL-1β在DMF暴露28天显著降低[(34.75±5.94)pg/mL vs.(25.52±1.65)pg/mL,P0.05],IL-6在DMF暴露14天降低至谷值[(139.10±23.10)pg/mL vs.(97.86±4.15)pg/mL,P0.01],TNF-α在DMF暴露后持续降低,在暴露28天时最低[(295.40±29.31)pg/mL vs.(217.10±7.43),P0.01]。结论DMF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ROS,可引起氧化应激能力损伤,导致肝脏炎症,从而负反馈上调PPAR的转录水平,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以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