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前颅窝底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前颅窝底脑膜瘤68例,将其分为前部和后部二组,大,中,小三型,采用5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中,小型肿瘤和前部肿瘤的全切除率较高,翼点入路和眶颧入路明显优于双侧或单侧额下入路,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和手术效果好,结论:前颅窝底前部脑膜瘤宜采用眶颧侧裂入路,后部脑膜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切除肿瘤,双侧额下入路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从影像学诊断方法、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中注意事项予以分析。结果本组血管母细胞瘤好发年龄为20-45岁,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0例,位于中线蚓部、Ⅳ脑室内累及延髓背侧7例,幕上1例。除3例多发外,余均为单发。显微镜下手术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未全切除病例术后加行放射治疗。本组手术无死亡。随访期内3例患者复发。结论外科治疗应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尽量全切除肿瘤。显微手术技术、CTA的应用、肿瘤术前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3.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前指导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技术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前指导的价值。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152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影像检查,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及走向,对其中51例MRTA水平位上的绒球小结叶凸起程度及桥延外侧池蛛网膜下腔大小等影响手术难易度的因素进行测量评估,并与显微操作时间作比较。结果 责任血管的类型、症状侧绒球小结叶凸起程度、桥延外侧池蛛网膜下腔间隙大小,都会对手术的难易度产生影响。结论 术前MRTA能预测手术难易度,对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4.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本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的临床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连续收治的92例脑血管造影(CAG)阴性SAH,发现PNSAH21例。所有患均进行CT、全脑血管造影、MR检查,16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患无意识障碍,Hunt Hess分级1~2级,CT上SAH位于中脑周围的脑池内,Fisher分级梗阻2~3级。CAG、CTA和MR均无阳性发现。采用对症治疗,无再出血、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并发症,GOS均为优。结论PNSAH是一种预后佳且并发症低的良性SAH。首次CAG和CTA检查均正常的典型患,1月后可只行CTA省肯略CAG复查。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兔MCAO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利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前体物质L-精氨酸和NOS抑制剂L-NNA研究NO对脑缺血后脑水肿和脑梗塞的影响。NZW兔4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计对照组、假手术组、MCAO组、MCAO+NS组、MCAO+L-Arg组、MCAO+D-Arg组及MCAO+L-Arg+L-NNA组。结果提示:与单纯MCAO组比较,L-Arg组的脑组织H_2O、Na~+、Ca~(2+)含量明显下降(P<0.01),脑梗塞灶亦明显缩小(P<0.01)。从而显示L-Arg系通过产生NO促使血管舒张而减轻脑水肿和缩小梗塞灶,为临床改进脑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小脑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血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小脑血肿的治疗,根据第四脑室形态分为三类:正常Ⅰ级、受压Ⅱ级和完全阻塞Ⅲ级。Ⅲ级病人以及Ⅱ级中GCS评分下降者行手术清除血肿;Ⅰ级或Ⅱ级病人若有脑积水和临床症状恶化时首先作脑室引流;对血肿直径不超过3cm,第四脑室在血肿水平未完全阻塞的病人密切观察。结果3个月内病死率为38.2%,手术清除血肿的病死率为42.1%,脑室引流病死率28.6%。结论根据第四脑室的形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眶上匙孔入路切除小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技术和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5例,有限的眶上开颅宽25~30 mm,高15~20 mm,讨论肿瘤的大小、手术技巧、手术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尽管开颅小,但可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颅内操作,保护脑和其他重要结构.该组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肿瘤全切除率达93.3%,术后视力改善者达86.7%,没有与入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眶上匙孔入路是用于切除最大径<3 cm鞍结节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性滥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在国内对性滥群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性滥者乙肝的感染率达82.18%,HBsAg阳性率达21.78%,均较对照组高约4倍之多,说明性滥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性滥者是乙肝最危险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多体素^1H-MRS在星形细胞瘤边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行多体素^1H-MRS检查,采集NAA、Cho、Cr等波峰,计算并比较肿瘤不同区域多种代谢物比值。结果:多体素^1H-MRS示肿瘤区、近侧瘤周区NAA/Cho、NAA/Cr和Cho/Cr平均值与参照区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低级星形细胞瘤间,多组代谢物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在肿瘤区边缘2cm范围代谢物比值仍和参照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存在肿瘤浸润,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在肿瘤区边缘1cm范围代谢物比值仍和参照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存在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30.
一、病史回顾 患者男性,29岁,汉族,未婚,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主因"发热、咳嗽5天"于2013年2月15日入院.患者5天前外出云南旅游后出现发热、咳嗽,自测体温最高40.5℃.无明显咳痰、胸痛、胸闷等不适.自行服用退热药、消炎药、止泻药(具体药物不详),服药后症状无缓解,遂于2013年2月15日就诊于我院感染科,查鼻拭子呼吸道病原菌检测阴性,血常规:白细胞9.7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6%,淋巴细胞百分比10.9%;胸片:左下肺炎症.门诊以"肺炎"收入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