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699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278篇
  4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与静脉药物镇痛(IDA)对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29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了随机分组,CFNB组15例,IDA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和被动功能锻炼阶段的VAS评分、补充镇痛药物应用总频次,采用Judet疗效评定法评估松解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CFNB组静息状态及被动功能锻炼阶段VAS评分及补充镇痛药物应用总频次均明显低于IDA组(P<0.05),主动功能锻炼阶段的膝关节屈曲起始角度、术后12 d屈膝角度平均值分别超过IDA组10.2°及18.1°,术后3个月及6个月屈膝角度平均值分别超过IDA组9.3°及8.7°.CFNB组优秀率80% (12/15),较IDA组优秀率64% (9/14)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补充镇痛药物用量,有利于膝关节松解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2.
背景和目的:通过评估年龄、健康状况、病人偏好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比较对低危前列腺癌病人采取外科手术或者动态监测的差别。病人和方法:笔者用蒙特卡罗模拟马科夫模型(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Markov models)描述20000名诊断有低危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这些病人随机分入采取前列腺癌动态监测组和前列腺癌根治术组,然后分别计算出两组的质量调整预期寿命、预期寿命、前列腺癌相关病死率、多年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分别与从文献中得来的标准参数进行比较。笔者将差、一般和优秀的健康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阴茎异物嵌套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阴茎异物嵌顿患者解除异物的方法。结果 1例患者在阴茎涂抹润滑油后直接取下嵌套物;1例患者行阴茎海绵体放血后,同时远端涂抹润滑油取下嵌套物;1例患者嵌套异物为钢制轴承,在腰麻下将嵌套远端阴茎皮肤脱套至冠状沟处,同时远端挤压后取出。结论处理阴茎异物嵌套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的操作开始尝试,对于难以取出的坚硬的异物,可以采用阴茎脱套术进行处理,但需注意保护阴茎皮瓣血运,防止坏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C22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 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用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C225(100 nmol/L)处理后,60Co γ射线(吸收剂量率1.953 Gy/min)对体外培养的DU145细胞进行0、2、4、6 和8 Gy 照射,用MTT法、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存活率;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C225对照射后DU145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C225组的放射生物学参数值(D0DqNSF2)较对照组低。C225组和对照组的RBE 比值为1.39。C225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出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C225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在照射剂量达4 Gy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14.55,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C225通过抑制细胞增殖、G0/G1 期阻滞和诱导凋亡来增加人前列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5.
赵勇 《中国骨伤》2016,29(1):1-3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骨科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从中西医论治的角度,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谁占优势?骨折复位是手法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固定是采用夹板外固定,还是钢板内固定?疗效的评价,影像学与腕关节功能孰重孰轻?诸如还有下尺桡关节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制针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基于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 UPT-LF)的快速定量检测试纸,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上转发光纳米颗粒( UCP-NPs)作为示踪物,基于双抗体夹心检测模型,研制针对上述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以4种靶标菌的系列浓度标准菌悬液作为标准样品,评价试纸的敏感性、特异性、线性和精密性,并进行模拟染菌食品的检测,评价模拟样品阳性检出率。结果针对4种靶标菌的UPT-LF试纸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85~0.996;检测敏感性达105~106 CFU/ml,与其他近缘菌株无交叉反应;对乳制品、饮料、小食品、水产、肉类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检出率较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对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UPT-LF,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线性定量能力,操作性能可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单侧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腰椎活动节段(L4~5)的数学力学模型。结果a)在前屈和后伸状态下,各实验切除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在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状态下,小关节切除1/2以上的各组均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a)单侧小关节分级切除对腰椎节段的前屈、后伸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b)当腰椎小关节切除范围超过1/2,对腰椎节段侧弯运动有显著性影响,尤其以向对侧侧屈为甚;c)当一侧小关节切除超过1/2后,由于失去了小关节和关节囊的限制,导致腰椎活动节段轴向旋转范围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8.
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临床较为常见,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应用熏洗I号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托特罗定与多沙唑嗪治疗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行TURP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自手术当日起分别单纯给予口服托特罗定、多沙唑嗪、安慰剂及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直至拔除导尿管后1周.于拔除尿管后第1天,第7天检测各组最大尿流率(Qmax),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各组IPSS储尿期分数,以及各组平均每天发生的尿急次数,24小时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拔除导尿管后第1天、第7天各组平均Q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除导尿管后第1天、第7天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组及托特罗定组平均IPSS储尿期分数、平均尿急次数、24小时排尿次数与安慰剂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拔除导尿管后第7天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组平均夜尿次数与托特罗定组、安慰剂组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各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托特罗定联合多沙唑嗪对于治疗TURP术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确切,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托特罗定,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力学机制。方法:采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4例,女26例;年龄18-85岁,平均61岁。按AO分型,其中A3型12例,B2型3例,C1型8例,C2型4例,C3型3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X线上的桡骨茎突与尺骨关节面之间的距离。结果:30例患者获得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1.2个月。测量X线结果为术前平均(0.55±0.22)cm,术后平均(1.07±0.23)cm,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位外固定器提供的持续牵引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筋束骨理论、韧带整复原理及牵拉成骨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