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精准发掘思政元素并隐形渗透到教学环节是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回首寄生虫学教学38年实践,见证了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黑热病、丝虫病、疟疾以及血吸虫病从建国前肆虐横行、生灵涂炭,到今天相继被消除或传播阻断,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的根本立场,体现了一代代寄生虫人默默奉献、为国担当的高尚品质;发掘提炼其中的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对党的崇敬,培养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学生以老前辈为榜样,不负韶华,学好医学知识,为消灭寄生虫病,护佑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2.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 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其种下分化及遗传变 异对于防治血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态学水平、 细胞水平、 蛋白质水平和DNA分子水平等方面对湖北钉螺的 分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认为DNA序列测定技术是目前湖北钉螺分类鉴定的理想技术和今后的研究重 点。  相似文献   
43.
开放实验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于2008年启动的教学改革项目,旨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医学节肢动物研究团队作为践行者,经过十余年在病原生物学学科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和规范的培养体系。经培训,学生不仅熟悉了科研基本流程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了医学节肢动物分子鉴定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而且科研兴趣、专业英语水平、沟通能力与实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实践表明,开放实验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基本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三种环境条件对毛囊蠕形螨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甲硝唑溶液、常用消毒剂以及高温环境对人体毛囊蠕形螨的体外杀灭作用,为选择有效的灭螨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法获取螨虫,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观察其存活情况。结果毛囊蠕形螨在2%甲硝唑溶液中存活时间为36(12~48)h,与空白对照组27(5~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6,P〉0.05)。在3组消毒剂和空白对照组间,毛囊蠕形螨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0,P〈0.01)。其中,毛囊蠕形螨在75%医用酒精中存活时间为0.22(0.07~0.7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075,P〈0.01);而毛囊蠕形螨在1%新洁尔灭中存活时间为48(12~60)h,在84消毒液(1:50)中存活时间为24(12~48)h,二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1)。在2%甲硝唑、75%医用酒精、1%新洁尔灭、84消毒液(1:50)和空白对照组间,毛囊蠕形螨12h内死亡率分别为19.05%、100.00%、12.50%、21.43%和17.2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69,P〈0.01)。蠕形螨在45℃时,生存时间急剧缩短,由27℃时生存27h缩短为1.5h,54℃仅生存10min;当温度升至60℃时,存活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结论2%甲硝唑溶液对毛囊蠕形螨无体外杀灭作用;3种消毒液中,只有75%医用酒精对蠕形螨有杀灭作用,1%新洁尔灭和84消毒液(1:50)对蠕形螨均无效。蠕形螨不耐高温,45℃对毛囊蠕形螨生存不利,54℃为致死温度,60℃为灭螨的最佳有效温度。因此,高温灭螨法可以作为目前既环保有效又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人体蠕形螨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及痤疮、酒渣鼻等面部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和挤粘结合法对2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及面部疾患等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49.3%,男性(51.3%)略高于女性(47.0%);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高于皮脂蠕形螨;洗刷用品个人专用可降低蠕形螨感染率;油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及患酒渣鼻、痤疮等面部疾患的概率均较高。结论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密切相关;蠕形螨感染是痤疮、酒渣鼻等疾患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6.
MSCT对不典型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不典型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首诊未诊断为阑尾炎而来我科做CT检查的患者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回顾分析CT表现。结果:CT表现有:1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壁增厚;②阑尾周围炎18例;③右下腹局限性脓肿4例;④其中9例阑尾内见结石;⑤2例为假阴性。结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绝大部分病例根据CT平扫表现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7.
人体蠕形螨流行与致病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娥  寻萌  郭娜  黄传江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416-1418
目的:了解人体蠕形螨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致病性。方法:采用挤压法和透明胶带法对西安市某校465名医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92.90%,以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轻度感染多见;颊部感染率最高。不同性别、城乡以及皮肤类型间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油、混性皮肤者中重度感染占39.93%,明显高于中、干性皮肤的25.00%。透明胶带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挤压法。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面积,均可提高检出率。蠕形螨感染有症状者高达54%(189/350)。皮肤科病人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普通调查学生。结论:大学生蠕形螨检出率与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检查面积、检查部位和皮肤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蠕形螨感染是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面部疾患的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众多驱螨化妆品对蠕形螨的杀虫效果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48.
不同载体ELISA诊断囊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Dot-ELLSA、滤纸血快速ELISA和血清快速ELISA试验,同步对91份囊虫病人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三法的阳性率依次为93.2%,82.4%和85.7%;三法的几何平均滴度分别是1097,45和716。三法符合率为87.9%。实验表明,Dot—ELISA以敏感性高,可长期保存,无需特殊设备而成为囊虫病诊断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值得推广的好方法;滤纸血快速ELISA则以简便易行而更适宜在边远条件差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蛲虫感染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儿童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为控制蛲虫病寻找更有效的途径。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陕西省11所城镇幼儿园的6岁以下儿童进行蛲虫抽样检查,同时对儿童卫生习惯、父母知识水平、当地经济条件、幼儿园卫生状况、儿童临床症状、体格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陕西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99%,男性(18.54%)高于女性(12.55%),陕南(19.56%)略高于关中(15.77%)和陕北(15.28%);蛲虫感染与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常剪指甲、不洗澡、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呈正相关,而与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条件、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呈负相关;全托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47.06%)明显高于日托(14.14%)和散居儿童(16.67%);感染蛲虫后,肛周瘙痒和夜间磨牙症状比较突出;轻中度感染对儿童的体格发育,如身高、体重、头围、胸围无明显影响,而重度感染组除头围外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结论 蛲虫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长期重度感染可使儿童体格发育稍滞后于同龄人。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MR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经临床怀疑为小乳腺癌(直径≤2 cm)而行MRI检查,MRI诊断结果按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者共62例。其中31例近期(1周内)接受了乳腺X线摄影检查(mammography,MG),并按BI-RADS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比较MRI及MG两种检查方法对小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的差异。结果:所有62例乳腺小病灶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50例,31例行MG检查的病例中小乳腺癌为21例,MRI对小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均高于MG,分别为100%比85.7%和94.0%比61.9%(P<0.05)。结论:MRI对小乳腺癌的检出率和灵敏度优于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