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目的了解肝脏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以"Liver/Hepatology/Hepatic Tuberculosis"为关键词,检索2013-2017年Pubmed数据库关于肝结核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分析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16岁男性患者以咳嗽、腹胀为主要表现,痰查抗酸杆菌阳性,CT提示肝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经抗结核治疗后病变消失,最终考虑血行播散性结核所致肝结核。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本例患者,共64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1月龄~77岁,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或存在基础疾病者39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33例(51.6%)、腹痛32例(50.0%)、体重下降20例(31.2%)、食欲减退16例(25.0%)、疲乏无力14例(21.9%)和恶心/呕吐13例(20.3%),CT表现主要为肝脏局部低密度占位性病变,59例患者经病理/细菌学诊断,5例患者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后诊断。治愈36例,好转19例,死亡3例。结论肝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结核的主要方法,抗结核治疗及适时手术治疗为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62.
我们自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3年间用盐酸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早搏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主动脉弓动脉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总结42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效果,并与42例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Bentall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2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12例,其中单纯肺部并发症7例,同时并发其它脏器病变5例。经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情况改善,其中37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死亡率11.9%。结论:降低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主要在于对术前高危因素的重视及术中、术后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4.
目的将活细胞种植于可生物降解的瓣膜支架上,制造出一种组织相容性好,不需抗凝,具有修复能力,且支持患者终生的理想心脏瓣膜。方法胶原膜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在皮下包埋和种植细胞生长做对照实验。结果胶原膜皮下包埋8周仍保持膜状结构,8~12周完全降解,且生物相容性优于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结论胶原膜适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的变化黄柳华李求兵赵东张树益马明陈刚一、临床资料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137例,其中脑梗塞111例,脑出血26例。脑梗塞组男76例,女35例;其中老年前期35例,年龄45~59岁,...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孕妇尿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探讨甲状腺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为预防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门诊产检孕妇450例,其中疾病组300例、对照组150例,分别抽取静脉血5mL并随机收集1次晨尿。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原理检测尿碘,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结果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充足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碘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孕妇尿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甲状腺激素间具有密切关系,及时处理甲状腺疾病与氧化应激反应,对预防甲状腺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LC-MS-MS法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建立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两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的LC-MS-MS方法。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Agilent ZORBAX C18 SB(2.1 mm×100 mm 1.8μm)色谱柱系统,流动相:A水(0.05%FA),B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方法,A-B(72∶28),0~2 min,28%~34%B;2~6 min,34%~35%B;6~10 min,35%~100%B;流速0.35 mL·min-1;柱温40℃,正离子模式,MRM,新乌头碱m/z 632.3~572.3,次乌头碱m/z 616.3~556.2。建立了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的LC-MS-MS方法。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附子水提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李中华  李奇志  张涛  赵东 《当代医学》2010,16(33):79-8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按AO分型,其中A3型6例,B3型8例,C2型7例,C3型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7个月。术后测量患者的尺偏角为16°~28°(21.8°±2.7°),掌倾角为8°~18°(12.4±1.9)。结合Dienst功能评价标准和沈忆新的解剖评价标准来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6.7%。1例针道感染,2例螺钉松动。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后并发麻痹性角膜炎的情况。方法:研究观察半月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9768例患者并发麻痹性角膜炎的情况。结果:发生麻痹性角膜炎55例,其中21例患者影响视力。结论:半月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麻痹性角膜炎的几率很低,早期治疗可以避免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