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71.
渐川县位于豫、鄂、陕3省结合部,是全国移民大县和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县辖16个乡镇,516个行政村,4181个自然村,总人口72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占90%。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所417个,村医900名。  相似文献   
72.
贾海波  施琳  赵春梅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9(3):127-128,F0002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5例不同病理学分级的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患者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ol—Ⅳ)表达变化及其与IgAN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探讨VEGF和Col—Ⅳ在IgAN发展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73.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VOT-VPC)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经常规体检、生化检查、X线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各种检查后入院.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48例,采用起搏标测法,以心室起搏时12导联心电图与其临床室性早搏的图形完全一致作为消融靶点,以放电后:①早搏在10s内消失;②出现同形早搏先增多...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0例北方汉族和200例鄂伦春族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结果:北方汉族人群ID、DDI、I基因频率是28.0%、17.5%、54.5%,D及I等位基因频率为32.0%、68.0%;鄂伦春族人群ID、DDI、I基因频率是65.0%、23.5%、11.5%,D及I等位基因频率为56.0%、44.0%。结论:北方汉族与鄂伦春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31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死亡28例(17.9%)。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硬膜下积液69例(44.2%),脑膨出42例(26.9%),脑积水27例(17.3%),癫痫22例(14.1%)。和颅骨修补术相关的并发症:移植骨瓣吸收10例(9.8%),因感染需要去除骨瓣5例(4.9%),严重脑肿胀导致猝死1例(0.9%)。除外去骨瓣减压术后简单的并发症,如颅骨缺损区硬膜下积液和脑膨出以及由于严重颅脑损伤或颅外损伤导致的直接死亡,85例(54.5%)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至少发生1种并发症,与住院或康复治疗时间延长显著相关(P=0.01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多种远期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去骨瓣减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并尽可能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0引言WPW型预激综合征在体表EKG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室预激波(б波),P-R<120ms及继发性ST-T段改变;而比较特殊的旁道(AP)如Mahiam氏束则不具备逆传功能,其正向传导速度亦较房室结(AVN)慢,仅在AVN处于不应期后才表现出来.我们在射频导管消融(RFC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过程中,通过腔内电生理检查发现5例极其罕见的左侧AP,其EKG仅表现为V1导联呈rSr′的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相似文献   
77.
心理干预对针刺治疗视疲劳所致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针刺治疗所致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用针刺方法治疗视疲劳的患者,采用成组匹配法(年龄、性别、病种为匹配因素)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均进行耐痛闽、心率、血压测定,实施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并比较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耐痛阀、心率、血压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定疼痛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针刺治疗后心率、血压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针刺治疗所致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78.
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著名的中医眼科学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中医眼科主任,先师庞赞襄教授提出的"四穴八针"针刺治疗眼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眼病临床上明确诊断以后,适合针刺治疗的患者,一般采用四个主穴,应用于两侧故名"四穴八针".针刺穴位的目的旨在提高视力,扩大视野,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79.
视疲劳是由于持续近距离作业之后出现的视朦、眼胀、眼部干涩、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眼部症状 ,以及头痛、恶心、乏力等周身不适的一组综合征。视疲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尤其是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电视机、游戏机等视屏显示终端 (VDT)已逐渐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及家庭生活中 ,随之而来操作者出现的眼部干涩、灼痛、视朦、头痛、肩酸背痛及精神疲倦等一系列症候群越来越多 ,称之为VDT综合征。轻者经过休息即可恢复 ,重者针对病因 ,进行各种治疗 ,如验光配镜、眼肌锻炼等仍不能解决。 1 995~2 0 0 2年 ,我们用爽目汤加…  相似文献   
80.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病因尚未明了 ,多数认为与病毒性心肌炎的进一步发展有关[1] ,临床上因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故预后较差。病理学和组织学上已证实DCM患者心肌内有大量的纤维瘢痕组织形成 ,这也是导致其常常发生心力衰竭并且疗效很差的原因之一[2 ] ,但就其纤维化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报道甚少 ,本文观察了DCM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 )、Ⅳ型胶原 (Ⅳ .C)等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了其反映DCM的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以及心功能状况的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本文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