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并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变异性、寄生性供血动脉的特点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00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结果:存在肿瘤的变异性供血动脉68例(11.33%);存在寄生性供血动脉48例(8%).结论:HCC主要供血动脉来自肝动脉的规则性供血,但尚有19.30%的患者存在变异性、寄生性供血动脉.积极通过变异性、寄生性供血动脉行TACE治疗,对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开展防控督查对疫情防控及恢复医疗秩序的作用。方法:医院设立了疫情防控督查组,对院内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展开全面持续的督查。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查充分落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在维持疫情防控态势的同时,结合当前医院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及时调整督查职责、督查内容、督查形式、督查时间、督查部门等,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医院的日门诊量持续增加,从2月份的1 995人/日上升至7月份的5 489人/日,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4.1%;另外,月手术台次也持续上升,从2月份的1 399台次,上升至7月份的4 921台次,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5%。结论:疫情防控督查在满足新冠肺炎防控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恢复医疗秩序,解决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秩序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2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常规TACE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月。3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疗效,观察Karnofsky评分(KPS)、CE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均无CR患者,治疗组在治疗效果、K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CE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可以改善患者K氏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4.
p53基因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突变可以引起细胞转化,导致癌变.通过特异性途径及载体人工导入野生型P53基因可以使肿瘤局部高表达野生型p53基因.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目前,p53基因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及临床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p53基因治疗肝细胞癌的现状及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生物活性支架打印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细胞死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原因:①不同的打印方式产生的细胞损伤方式及损伤的程度各不相同,如热损伤、挤压损伤、剪切和拉伸应力损伤等;②接收基板是否有涂层,以及涂层的厚度和原材...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将海藻酸钠(SA)与明胶制备成不同规格的SA-明胶皮肤支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及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压式3D打印技术,将3%、4%、5%的SA与明胶制成生物墨水,打印获得不同规格的SA-明胶皮肤支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将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其共培养,于第2天进行Live/Dead染色观察皮肤支架表面细胞生长状态,第5天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黏附情况及形态,第1、3、5天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第1、2、3天检测胶原蛋白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3组皮肤支架均为多孔网状立体结构,且孔隙均匀,3%SA组皮肤支架的表面较另2组明显粗糙。Live/Dead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在3组皮肤支架表面均能较好地粘附与生长,但5%SA组细胞数量少于另外两组;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能在皮肤支架表面粘附与生长,且4%SA组细胞数量多于另2组。CCK-8检测结果表明,4%SA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另2组(P<0.05)。4%SA组的胶原蛋白分泌量显著高于另2组(P<0.05);其IL-6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另2组(P<0.05)。结论4%SA-明胶的皮肤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胶原蛋白分泌效应,并可降低IL-6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有望为创面修复提供一种可降解的3D打印皮肤支架。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基于圆周长的直径(CD)与前后位投照横径(PD)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IVC影像分为5型(Ⅰ型:椭圆形,长轴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Ⅱ型:正圆形;Ⅲ型:垂直长轴直径大于水平长轴直径的椭圆形;Ⅳ型:IVC水平长轴与水平线平行的椭圆形;Ⅴ型:不规则形状)。采用圆周长公式计算CD,前后位投照获得PD(在CT横断位模拟)。分析CD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16例患者,其中男286例(55.4%),年龄(58.4±14.1)岁。PD、CD分别为(20.93±3.21) mm、(19.36±2.58) mm(P<0.01)。IVC影像分型Ⅰ型371例(71.9%),PD>CD[(21.04±3.02) mm比(19.43±2.42) mm,P<0.01];Ⅱ型18例(3.5%), PD≈CD[(20.26±2.19) mm比(20.11±1.90) mm,P=0.224];Ⅲ型11例(2.1%),PD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医源性肿瘤腹壁种植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医源性肿瘤腹壁种植转移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及转归。结果 5例患者中,原发癌为胆管癌1例,肝癌4例。分别于医源性操作后42~94 d发现腹壁种植转移,1例患者半年后因恶液质去世,种植转移灶较前稍增大;2例肝癌TACE治疗的同时给予种植转移灶TACE治疗,2例种植转移灶给予局部放疗,4例患者转移灶均稳定,TACE及放疗各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损伤。结论医源性诊疗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肿瘤腹壁种植转移的风险,结合病史、影像学、细胞学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局部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终末期患者在转移灶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可暂时给予观察。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