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7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评价新型解剖型钛笼(AA-TMC)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ACCF)中与终板的贴合程度以 及对手术节段颈椎生理序列的重建效果。方法使用12具颈椎尸体标本完成单节段及双节段ACCF手术,使用AA-TMC进行椎 体重建。通过X线测量手术前后手术节段高度及角度以评价AA-TMC对手术节段生理序列的重建效果。同时测量术后AA-TMC 与终板之间间隙大小以评价AA-TMC与终板的贴合程度。根据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F2267 脊柱植入物沉陷试验标准对比 AA-TMC与传统钛笼在终板支撑强度上的差异,评价AA-TMC在防止钛笼下沉方面的效果。结果单节段ACCF手术前后节 段高度(23.90±2.18 mm vs 24.23±1.13 mm)及角度(11.62±2.67° vs 12.13±0.69°)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节段ACCF手术 前后节段高度(42.93±3.51 mm vs 43.04±1.70 mm)及角度(15.63±5.06° vs 16.16±1.05°)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A-TMC 与终上下板贴合良好,平均间隙0.37±0.3 mm及0.42±0.28 mm。相比于传统钛笼,单节段及双节段ACCF使用AA-TMC进行椎 体重建可显著提高终板支撑强度(单节段ACCF:719.7±5.5 N vs 875.8±5.2 N;双节段ACCF:634.3±5.9 N vs 873±6.1 N),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节段及双节段ACCF中使用AA-TMC进行椎体重建可显著提高终板支撑强度,从而有效降 低了钛笼下沉发生的可能。并且,使用AA-TMC可有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对483例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膝骨关节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利用Brittberg-Peterson评分,分析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髌下脂肪垫卡压、髌内滑膜皱襞卡压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等因素,对于手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疗效将变差;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以下和1年以上,术后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半月板、髌下脂肪垫和髌内滑膜皱襞相关的机械症状和体征,手术后缓解较好;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术后效果将变差。结论:伴有局部机械性症状或者体征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得到较好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42岁。因外伤致左肩锁关节陈旧性脱位而住院。手术后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头孢噻肟钠5 0 g ,5 %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维生素C 2 0 g +维生素B60 2 g静滴。连续用药至第 4天 ,静滴第 2组液体约 1 5min自诉突然全身发冷。体检 :神志清楚 ,双瞳孔等大等圆 ,血压 1 1 4 / 76mmHg(1kPa =7.5mmHg) ,口唇轻度发绀 ,全身寒战 ,四肢厥冷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率 70次 /min ,腹部无异常。给予停药 ,吸氧 ,异丙嗪 2 5mg肌注等治疗 ,2 0min后症状消失 ,随后体温升至 38 6℃ ,4h后降至正常。第 5天再次用药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10膝)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行TKA,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12-6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患膝HSS功能评分:优1膝,良5膝,可4膝。手术前后HSS评分经t检验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重型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路360°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11月采用后路360°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32~67岁,平均51岁,术前常规行X线,CT及MR检查,合并黄韧带骨化4例;上胸段5例,中下段胸椎13例;局限型5例,节段型4例,连续型6例,混合型3例;应用后方"揭盖式"椎管减压+硬膜前方后纵韧带切除(或塌陷)的环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一般情况;采用JOA(11分法)评分评价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神经系统功能,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采用Epstein-Schwall的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6 h,平均4.2 h;术中出血量800~4 000 ml,平均1 800 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年。JOA评分由术前的4.30±2.60提高到术后第2天的7.60±2.40,末次随访的7.80±1.90;末次随访与术后第2天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78),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01);术后第2天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4%,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1%。按Epstein-Schwall的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4例,良10例,改善3例,差1例。4例发生脑脊液漏,肋间神经麻痹或疼痛3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3例术后第2天查体神经功能加重,末次随访时2例恢复,1例无变化。所有病例植骨显示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结论:后路360°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完成不同骨化类型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切除,且可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效果,同时探索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改善大鼠运动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损伤造模后进行如下分组处理:生理盐水注射组(A组)、嗅鞘细胞移植组(B组)、生理盐水注射联合跑步训练组(C组)和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组(D组)。建模3 d后C、D两组进行跑步训练,1周后B、D两组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每只大鼠注射总量为4μl,细胞浓度为1.0×106/μl),A、C两组给予相应剂量盐水。观察时间为4周,每组每周测量BBB评分,利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ax、Bcl-2及NF-200的表达,采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观察神经纤维数量,使用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结果:(1)BBB评分:嗅鞘细胞联合跑步训练组与其他3组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Bcl-2蛋白表达上,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有交互作用,两者相互促进(P0.05);在Bax蛋白的表达上,嗅鞘细胞移植可以明显降低其表达,与跑步训练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TUNEL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跑步训练与时间因素三者具有交互作用,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3)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及NF-200免疫组化染色上,嗅鞘细胞移植、跑步训练与时间因素三者具有交互作用(P0.05),促进神经再生。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跑步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这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嗅鞘细胞移植与跑步训练能够相互协同,明显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神经元凋亡;同时能明显促进神经元轴索再生,提高神经纤维数量,并且这种效果可以随时间的延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全脊柱截骨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脊柱截骨矫形联合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顶椎全脊柱截骨矫形内固定、前方钛网植骨支撑治疗21例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10~35岁,平均19.4岁;胸椎6例,胸腰段13例,腰椎2例;合并Chairs畸形2例,脊髓纵裂6例,脊髓空洞4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E级13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对术前、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矢状面偏移距离、双肩相对高度、剃刀背畸形高度等影像学数据进行测量,并对术后矫正率进行评估。结果:21例患者手术时间3.5-6.5h,平均5.2h;术中出血量1400—4900ml,平均2500ml。术后2d患者主弯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顶椎偏距、矢状面偏移距离、剃刀背高度及双肩高度差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末次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冠状面矫正率为(62.24±5.82)%,矢状面矫正率为(60.97±6.30)%。术后第1天2例Frankel分级由E级加重为D级,保守治疗2周后恢复;1例术后苏醒后查体Frankel分级由D级加重为C级,及时行翻修调整手术后恢复;左眼永久性失明1例,术中脑脊液漏2例,胸膜损伤1例。21例均获随访,时间9~31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D级4例,E级17例,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无矫正角度丢失及内固定松动。结论:全脊柱截骨术联合应用前方钛网支撑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可有效矫正和恢复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避免了脊柱短缩所造成的脊髓折皱,但仍应重视术中体位及神经系统损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轴突生长抑制因子OMgP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5只在不同时期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区OMgP的变化。结果:损伤组脊髓损伤后第1天灰质内出现片状出血、中央区碎裂,轴突断裂及脱髓鞘改变;第3天神经元肿胀,逐渐形成空洞,胶质细胞减少;1周残存神经元减少,胶质细胞增生;3周脊髓损伤区出现囊腔样变。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脊髓损伤后1天即可见到髓鞘中OMgP的表达,3天后达到高峰,到3周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OMgP可能在脊髓损伤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纯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不同纯化方法原代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OECs),探讨简单实用可获得高纯度人胚嗅球OECs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以差速贴壁法为基础结合阿糖胞苷法、无血清饥饿法和问断神经营养因子3(NT3)法纯化培养人胚嗅球OECs.观察不同纯化方法下OECs生长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纯度鉴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胚嗅球OECs为双极、三极细胞.细胞突起细长,并可形成细胞突起网络.差速贴壁法培养3~6 d时纯度约为88%,以后成纤维细胞增殖,OECs纯度迅速下降.无血清饥饿法培养3~6 d时OECs纯度约为90%,但细胞状态差.间断NT3法培养3~9 d时OECs纯度约为95%,且细胞状态良好.经统计学处理,第6 d后差速贴壁 间断应用NT2法优于其他方法,细胞纯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速贴壁结合同断NT3法可获得高纯度状态良好的OECs,是一种简单实用的OECs纯化培养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