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6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2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PCSK9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和1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PCSK9、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性。结果:PCSK9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乳腺癌患者中TC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SK9和血脂水平与乳腺癌相关,检测PCSK9和血脂水平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筛查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34.
散发性结直肠癌D10S1265位点的杂合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染色体上某特定位点遗传物质的丢失是肿瘤发生中的常见现象,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是结直肠癌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实验通过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D10S1265位点杂合缺失的研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D10S1265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PCR产物在ABI 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电泳3h,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1软件进行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其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D10S1265位点(10q24.3)的杂合缺失率是50.0%,肝转移的7例未发现LOH,无肝转移病例达58.97%(23/39,P=0.014),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此位点的杂合缺失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13),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D10S1265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关的抑癌基因,此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肝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本实验研究了结直肠癌1号染色体短臂杂合的缺失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个微卫星DNA标记与83例结直肠癌病例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PCR产物在ABI 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上进行电泳,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1软件进行遗传位点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结果:1号染色体短臂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18.00%,D1S468(1p36.33—36.31)位点的杂合缺失率最高,达36.54%。D1S2726位点的杂合缺失现象主要存在于直肠癌,缺失率为28.57%(6/21),而结肠癌的缺失率为0.00%(0/33),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在1号染色体短臂上可能存在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位于1p36.33—36.31这个区域。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蕲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采用机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6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75±0.42,最大吸光度(Amax)为0.215±0.088,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98±2.06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18±11,FMPV/Amax为3.47±0.67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6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63±0.22,最大吸光度(Amax)为0.194±0.067,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3.54±1.68g/L,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11。FMPV/Amax为3.27±0.38。结论:妇科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调,分子功能异常,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目的筛选并验证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之间可能的共同致病基因。方法通过查询基因数据库及文献,分别确定ATDH和SCZ的致病基因,利用重启动随机游走(integrating network random walk with restart,RWR)、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超几何检验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出两种疾病的可能共同致病基因,建立定期更新的两种疾病共同致病基因在线数据库(www.bio-x.cn/atdh-sczgenes.html),查阅文献以进一步筛选与ATDH和SCZ都有关的基因;利用meta分析等方法验证候选基因,以最终确定共同致病基因。结果经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共获得500个候选共同致病基因。进一步经文献检索,得到GSTM1和GSTT1基因为候选共同致病基因并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GSTM1基因同ATDH(P=0.01)和SCZ(P0.01)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STT1基因同ATDH和SCZ的发病风险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为ATDH和SCZ的共同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38.
血流向量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涡流状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腔内血液流场和流体力学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名正常人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四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技术进行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径、涡流于左心室内纵向、横向位置、涡流最大向量速度,观察收缩期涡流演变过程,比较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 收缩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涡流纵径大于正常人(0.49±0.21 vs 0.21±0.12,P<0.05),纵向位置高于正常人(0.60±0.08 vs 0.85±0.05,P<0.05),最大向量速度减低[(31.10±8.54)cm/s vs (44.58±16.39)cm/s,P<0.05],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腔内涡流长径、纵向位置及涡流最大向量速度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VFM为心腔内血流结构及心脏整体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变化.方法 对T2DM组包括患者37例,正常对照组42名,以常规二维超声测量桡动脉收缩期内径(Ds)和舒张期内径(Dd);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受试者桡动脉内血液与血管壁的应变比值(B/A),并将上述两组受试者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桡动脉的应变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桡动脉舒张期内径及收缩期内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评价T2DM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弹性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