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骨折类型、骨密度、伤椎置钉、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椎体复位程度、螺钉位置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相互关系。结果:116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术后发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为6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骨折撑开复位情况、椎体复位程度、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骨密度与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类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置钉情况、螺钉位置与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骨密度是影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椎体"空壳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椎体压缩程度和骨密度可能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单侧椎板开窗自制夯实器椎体后壁复位减压治疗椎管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和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TLBF患者67例,男性48例,女性19例;年龄19~63岁,平均41.1岁。根据椎管减压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后正中入路单侧椎板有限开窗、自制夯实器对椎体后壁骨折进行夯实复位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复位内固定融合术。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22~63岁,平均40.9岁;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2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13例、D级12例、E级8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19~59岁,平均41.2岁;道路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19例,其他3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12例、D级13例、E级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压缩比、伤椎Cobb角、椎管矢状径比值,术前和末次随访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并随访观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3.
刘世伟  谭伦  王清 《颈腰痛杂志》2011,32(3):181-186
目的观察无神经损伤同时伴椎管侵占的胸腰椎A型骨折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并验证胸腰椎骨折严重性评分TLICS(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Score)分型系统评分对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2-01-2007-10我院收治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骨折,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后路手术治疗,随访并应用TLICS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收集观察患者入院时、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CT片,测量侧位X线片上椎体复位情况,对腰背痛等指标于入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病例末次随访时工作能力恢复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及VAS评分及恢复工作比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如:平均卧床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椎体前高、椎体后高、Cobb角、椎管侵占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在早期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及矫正畸形等方面明显好于保守治疗。(2)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中长期功能结果相似。(3)无神经损害的TLICS分型系统评分为4分的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作为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 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板组)治疗37例、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治疗28例;按AO分型:A型32例,B型12例,C型21例。[结果]对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5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其中钢板组1例,髓内钉组4例。钢板组中1例和髓内钉组中2例患者伴发深部感染。钢板组中1例,髓内钉组中8例伴发骨折畸形愈合。钢板组中2例,髓内钉组中8例进行了2次手术。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功能评估,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1.9%、71.4%,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7.3%、78.6%。[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成功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但在髓内钉组中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第2次手术发生率更高。选用锁定钢板能更好的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脊柱站立位X线片上胸腰椎相邻节段矢状曲度的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量75例正常成人脊柱立侧位X线片上相邻椎体上终板垂线之间相交夹角确定其相邻节段矢状曲度,通过统计学软件确定其正常值及其变化规律并以此数据行胸腰椎后路手术50例,随访记录术后立即、3个月、12个月的T12~S1的矢状Cobb' s角、记录12个月后Denis评分及术后12个月断钉及松动的例数.[结果]获得了胸腰椎相邻节段矢状曲度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发现此矢状曲度与性别、年龄不相关;临床手术时恢复相邻节段生理矢状曲度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功能,并使术后断钉及松动率明显降低.[结论]胸腰椎脊柱短节段后路手术中正常矢状曲度的恢复是脊柱后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6.
胡海刚  王清  谭伦 《中国临床康复》2012,(48):9074-9078
背景: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既往对其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但仍然存在较多争议。目的:对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1989年1月至2011年9月关于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胸腰椎骨折,伤椎,固定,植骨"或"thoracolumbar fractures,injured vertebral,fixation,bonegraf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3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为骨折愈合提供了更为坚稳的内固定,同时有助于骨折复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恢复和维持椎体高度,减少矫正率的丢失。但目前报道的手术疗效以回顾性分析居多,缺乏长期随访、系列的前瞻性分析和循证医学依据,并且对伤椎置钉的适应证、安全性和技术规范还存在较大争议,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去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67.
68.
小切口Z形延长法治疗中重度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Z形延长法治疗中重度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起采用小切口Z形延长挛缩带法(Z组)治疗中重度臀肌挛缩症42例,将术后切口外观、髋关节功能及步态与传统单纯切断挛缩带法(传统组)4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俞辉国疗效评定标准,Z组优良率为90·5%,传统组为66·7%,两组结果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P<0·05)。结论:小切口Z形延长法既彻底松解了挛缩的臀肌,又保留了臀肌的连续性。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安全有效的优点,是治疗中重度臀肌挛缩症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背景: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临床上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在治疗感染时,是否取出内固定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保留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术后感染的安全性。
  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共进行胸腰椎内固定手术358例,术后发生早期和晚期感染共13例,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54.5岁(31-65岁)。患者经过积极清创、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对比分析清创引流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
  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感染发生时间为内固定后1-13个月。经过及时诊断和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除对1例内固定后5个月感染的T12骨折患者取出内固定物外,其余12例患者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随访时间8-40个月,无复发病例。清创引流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液分析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腰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胸腰椎内固定后感染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经过彻底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术后CT重组断面评价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4月,218例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植钉组(导航组)95例和X线透视辅助植钉组(透视组)1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每枚螺钉植入时间、出血量、术中C臂X线机透视次数以及术中植钉一次性成功率;通过术后CT记录矢状面螺钉植入角(sagittal screw angle,SSA)、椎弓根皮质与螺钉的关系以及同一椎体双侧椎弓根螺钉矢状面夹角(sagittal angle on both sides,SBA)。结果导航组植入螺钉504枚,其中植钉一次性成功432枚(85.7%),最终植钉成功472枚(93.7%);透视组植入螺钉656枚,其中植钉一次性成功474枚(72.3%),最终植钉成功563枚(85.8%);两组植钉一次性成功率及最终植钉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P=0.00;χ2=18.16,P=0.00)。两组平均每枚螺钉的植入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38;t=1.47,P=0.14);但导航组平均每枚螺钉植入透视次数(0.7±0.3)次显著低于透视组(1.5±1.0)次(t=—8.09,P=0.00)。导航组SSA和SBA分别为(3.7±0.9)、(1.7±0.8)°,均显著低于透视组的(6.0±1.7)、(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P=0.00;t=—22.49,P=0.00)。结论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手术引导腰椎椎弓根螺钉植钉相对于传统X线透视下辅助植钉,能使螺钉更好地平行于上终板且提高了植钉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