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红带锥蝽的发育历程,为其调查和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湖坪村采集的红带锥蝽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温度26℃、相对湿度60%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饲养。以ICR小鼠为唯一供血源(供血3 d),观察并记录红带锥蝽各个发育阶段的孵化、吸血、蜕皮等情况。结果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红带锥蝽可完成整个生活史,包括卵、Ⅰ~Ⅴ龄若虫和成虫等7个阶段,平均历时117.7 d。卵的孵化率为92.2%(391/424)。若虫和成虫均吸血,且每一龄若虫均需饱血才能蜕皮,雌性成虫需吸血才能产卵。Ⅰ~Ⅴ龄若虫的吸血率和蜕皮率分别为86.4%(338/391)和72.4%(283/391)、76.7%(217/283)和58.3%(165/283)、71.5%(118/165)和52.1%(86/165)、91.9%(79/86)和64.0%(55/86)、96.4%(53/55)和56.4%(31/55)。若虫的吸血量随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Ⅰ~Ⅴ龄若虫的平均吸血量分别为(2.9±11.0)、(8.0±3.0)、(14.9±8.8)、(85.4±17.8)、(101.6±54.2)mg,吸血后的平均体质量增重倍数分别为5.4±1.8、3.8±1.2、2.8±1.1、5.1±1.4、2.6±1.1。Ⅴ龄若虫平均吸血量最大,Ⅰ龄若虫吸血后平均体质量增重倍数最大。结论红带锥蝽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动物饲血能完成生活史,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福建与湖北两省福寿螺分布和自然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镇村为调查点,以网兜捕捞或直接采集福寿螺,挑选出活螺,用匀浆法或肺检法镜检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并计算感染率。结果福建省调查8地市17县(市)区共45个点,共采集福寿螺3 244只;检测1 318只,感染率为2.3%(30/1 318),7个县(市)区检出福寿螺阳性;湖北省调查7地市11个县(市)区共39个点,共采集福寿螺379只,检测150只,感染率为5.3%(8/150),2个县(市)区检出福寿螺阳性;福建、湖北两省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1%(30/423)和8.9%(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省均为水沟的螺感染率最高;感染率随螺的重量增加而升高。结论福建、湖北两省的福寿螺均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应加强监测,以防止广州管圆线虫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福建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16—2018年网络直报疟疾病例及其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建省2016—2018年共报告疟疾357例,均为境外输入,以恶性疟居多(75.1%,268/357),输入性病例多来自非洲(92.4%,330/357);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宁德2个市(63.3%,226/357);男女性别比7.5∶1,年龄以20~49岁居多(82.1%,293/357);从发病到就诊,有18例在7 d以上就诊;有15例从就诊到确诊间隔在7 d以上。结论福建省2016—2018年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且以恶性疟居多。输入性疟疾疫情不容忽视,加强其诊治和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4.
后交通动脉池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池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观测 1 5例后交通动脉池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结果 :后交通动脉池出现率为 86.7% ,其长、宽、高均约 1cm ,外侧壁为颞叶内侧面 ;顶壁几乎均为视束及视交叉下面 ;外上壁是脚池底壁 ,多呈网膜样 ;底壁主要是动眼神经和Liliequist膜的间 /中脑膜 ;内下壁是liliequist膜的下丘膜。主要含有后交通动脉及其几乎所有分支。结论 :后交通动脉池是由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达到脚间窝的必经之路 ,需沿后交通动脉下面切开liliequist膜的下丘膜。若见后交通动脉外上面有网膜样结构 ,不可轻易打开 ,因为其外上面几乎总有脉络膜前动脉行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群体产卵法与单管产卵法对提高嗜人按蚊繁殖率的效果。 方法 将同批嗜人按蚊雌蚊经自然交配后分成群体产卵组和单管产卵组 ,每组 10 0只 ,分别收集 1个生命周期所产的卵 ,计算产卵数 ,同步下水孵化 ,观察各组各次产卵的孵化幼虫数 ,计算孵化率。 结果  2组产卵次数均为 7次。群体产卵组 1个生命周期可产卵 3 619粒 ,1~ 7次产卵平均孵化率为 70 .7% ;单管产卵组 1个生命周期可产卵 2 15 18粒 ,是群体产卵组卵数的 5 .95倍 ,1~ 7次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 76.1% ,比群体产卵组平均孵化率高 (χ2 =3 0 .7,P <0 .0 1)。 结论 单管产卵法可提高嗜人按蚊的产卵数 ,提高孵化率 ,从而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26.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成人附红细胞体病,分为4型:太少受邪,营卫不调型,用荆防败毒散加味治疗;少阳、阳明合病,邪热炽盛型,用加味白虎汤治疗;邪达膜原,热邪久羁型,用柴胡达原饮治疗;气阴两伤,病邪留恋型,用加味竹叶石膏汤治疗.  相似文献   
27.
福建省首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患者,女,47岁,2004年7月去内蒙古,10月28日到九寨沟旅游,回来1周后出现畏冷、发热、出汗,体温38℃上下,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症状。自服“感冒药”治疗数天,症状无缓解,休温升至39.3℃,于11月23日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8.
福建省输入性三日疟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50年代以前,三日疟曾在福建省流行,60年代中期消灭了三日疟,近年来.三日疟在全国也非常罕见。本病例为输入性病例,患者与一同伴去坦桑尼业(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考察咖啡种植园地.当时两人都感染了疟疾.其同伴因感染恶性疟治疗无效死亡。本患者因发热到我所就诊.确诊为三日疟.经治疗已痊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福建省5区(县)发热门诊病人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末梢血涂片染色、镜检的方法检测卫生院发热门诊病人附红体感染状况.结果 调查1218例发热门诊患者.附红体感染率为92.7%.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44.3%、26.4%和29.3%;女性感染率(94.3%)高于男性(90.4%)...  相似文献   
30.
组织胞浆菌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Darling(1905)在巴拿马首次发现病原体,当时由于其形态似原虫而命名为组织胞浆虫,后经进一步研究,于1934年证实为真菌并将其更名为组织胞浆菌。我国李瑛等(1955)在广州发现首例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