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6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1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47篇 |
口腔科学 | 128篇 |
临床医学 | 510篇 |
内科学 | 225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59篇 |
特种医学 | 2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41篇 |
综合类 | 1106篇 |
预防医学 | 386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43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70篇 |
肿瘤学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190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后晚期骨与关节畸形的发生原因和矫治方法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 ,对 3 2 8个再植指进行长期随访 ,发现 85指晚期并发骨与关节畸形 ,对畸形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中 5 4指进行了各类修复和重建手术。结果 再植指晚期骨与关节畸形的发生原因包括 :内固定使用不当、骨与关节处理欠妥、肌腱粘连或修复不牢固、瘢痕挛缩、受伤机制的影响和小儿骨骺损伤等。 5 4指经功能重建术后 ,其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 (P <0 0 5 )。结论 断指再植后晚期并发骨与关节畸形的几率较高 ,在再植术中应用各种预防手段 ,可有效降低畸形的发生 ,从而提高再植指的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14例段骨髁上骨不连均采用DCS固定 自体筋骨植骨治疗,4例伴有膝关节僵硬者同时行膝关节松解术。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个月。在4—9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有2例膝关节僵硬获得明显改善。参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ll例疗效优良,优良率78.6%。结论:应用DCS固定 自体筋骨植骨后骨折端可获得坚持内固定及压应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段骨髁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穴位贴敷法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可能影响其防治效果的因素。方法 以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将其分为贴敷组和未贴敷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后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获取病情变化积分。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病情变化积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329例哮喘患儿完成随访,其中贴敷组196例,未贴敷组133例。随访时间延长,患儿病情变化积分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贴敷组病情变化总积分低于未贴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贴敷年数进入病情变化积分的回归方程,贴敷年数越长,病情变化总积分越低。结论 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的穴位贴敷法防治缓解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效果,贴敷时间长者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4.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三种入路途径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三种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入路途径.方法86例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途径(经腹腔前入路即TAA,腹膜后侧入路即RLA,腹膜后腰入路即RPA).结果通过RPA及RLA途径完成手术,时间短于TAA(P<0.01).在RLA和RPA中输血量少于TAA.在TAA,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在RPA和RLA.在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放手术率方面,TAA明显高于RPA和RLA.在RPA和RLA,中转开放手术经常是由于胸膜撕裂,特别在右侧;而在TAA经常是由于内脏损伤.结论后腹膜入路更加适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65.
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远、近端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例胫骨远、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不显露骨折处且以骨折处为中心,经皮2~3个小切口,解剖钢板内或外侧骨膜外插入桥接间接复位后骨折固定。结果20例均获随访,时间7个月-2年,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20周。无浅表和深部感染发生。术后4~6个月均下地行走,7个月后行走无跛行,膝、踝关节功能与伤前一致且双下肢对称。Iowa膝、踝关节评分由术前(50±6)分提高至术后(96±2)分。结论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符合美学要求和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mide hydrogel, PAMHG)注射隆乳后取出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3.0T磁共振仪及4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20例共40只乳房曾注射PAMHG隆乳后取出术前的行双侧横轴位T1WI、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FS)及矢状位T2WI-FS平扫,其中8例用磁显葡胺(Gd-DTPA,0.1 mmol/kg,2.0 ml/s静脉团注)行THRIVE动态增强.对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 对照分析.结果 PAMHG于T1WI表现为与腺体相等信号,T2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PAMHG内见不同程度低信号间隔100%(40/40),与周围组织相间分布,无光滑囊壁90%(36/40),见T1WI及T2WI低信号、光滑均匀囊壁10%(4/40).MRI发现PAMHG皮下硬结70%(28/40),腺体内硬结20%(8/40),胸大肌下条带状弥散硬结100%(40/40),乳腺肋间肌肌间隙出现PAMHG游走10 0A(4/40).所有PAMHG隆乳材料均无对比增强,1例于乳腺腺体内发现不规则结节状增强.T2WI上所见PAMHG范围、表现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 PAMHG取出术前T2WI-FS可以准确评价其分布范围及并发症,MRI平扫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可以鉴别腺体内的硬结并及时发现伴发的乳腺癌,对临床取出PAMHG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对犬骨盆弓状线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 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前柱固定器和5孔重建钢板内固定,于术后2、4、6、8、12周处死动物取材,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检查,图像分析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值,研究不同应力作用模式下的骨盆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TMFS侧软骨组织形成,骨皮质、骨小梁及胶原纤维成熟时间明显早于钢板侧,术后6、8、12周,两侧骨折端新骨生成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MFS固定后于骨折端产生的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能够刺激骨折端成骨细胞的形成及骨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68.
张春才 禹宝庆 许硕贵 苏佳灿 王家林 牛云飞 康庆林 付青格 任可 张鹏 高堂成 张雪松 严望军 王冠军 汪光晔 万岷 李波 孙建伟 王仁 丛永健 杨郁野 郑医红 李格当 刘欣伟 管华鹏 《中国骨伤》2007,20(6):361-363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1当前骨创伤理论与技术1.1AO从20世纪50年代起,AO组织提出解剖复位与骨块间坚强固定与加压的概念。50年间,由于伴随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和内固定形式的进步,业已成为治疗骨折与骨不连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并需继续探讨的若干问题。(1)偏心类的固定模式,如加压钢板,其疗效超越一般非加压性钢板。但同时也发现:①内固定期间,骨质萎缩,骨痂纹理凌乱或难觅骨痂;②钢板… 相似文献
69.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较多,每一种手术方法均有严格的适应证。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我们对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镍钛形状记忆接骨器促进骨折愈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比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Swan-like memory-compression connector,SMC)与加压接骨板(compression plate,CP)固定下骨折愈合过程的血管形成,探讨SMC内固定下骨折愈合血管形成的特点。方法: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形截骨,左侧以SMC、右侧以CP固定,术后2、4、8周行X线摄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SMC组骨折部位血管长入时间明显提前,血管数量较丰富、发育程度优于CP组,8周时SMC组即可见完整血管内壁,内皮细胞发育成熟。结论:与CP相比,SMC组骨折端血管长入的时间较早,保证骨折愈合所需营养成分的供给,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