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6篇 |
免费 | 148篇 |
国内免费 | 1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47篇 |
口腔科学 | 128篇 |
临床医学 | 510篇 |
内科学 | 225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59篇 |
特种医学 | 2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41篇 |
综合类 | 1106篇 |
预防医学 | 386篇 |
眼科学 | 43篇 |
药学 | 43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70篇 |
肿瘤学 | 1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190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病例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随访的57例良好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膝关节稳定度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未见明显膝关节不稳现象,总结出本组病例膝关节稳定性良好的原因:①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发生率低;②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程度轻;③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④术后良好制动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完全断裂的发生率较低,韧带不全损伤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2.
三种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likememoryconnector,SMC)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veplate,DCP)和带锁髓内针(lockedintramedullarynail,LIN)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1997年8月~2001年8月入院的新鲜上肢长骨干骨折148例,分别采用SMC(49例)与DCP(50例)、LIN(49例)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1周,定期拍片并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SM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LIN组与DCP组(P<0.05),三组伤口感染率无差异。SMC组骨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显著短于DCP组和LIN组(P<0.05),而术后功能优良率高于DCP组和LIN组。在SMC固定下,骨折愈合直接由解剖型或类解剖型的骨样骨板状直接替代连接,固定段无应力遮挡和骨质疏松。结论SMC是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优于DCP和LIN。SMC的几何构形和力学特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在本器固定下,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尚未被认知的骨折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43.
骨膜瓣移位防治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预防和治疗骨不连提供一种实用方法。方法骨不连端去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两端骨皮质表面凿成约2cm长粗糙面,骨不连间隙小于3mm者不需植骨.大于3mm者则行开槽嵌入式植骨。于骨折线的远端或近端设计一合适大小的骨膜瓣,以有较好血运的筋膜部位为蒂,其长宽比例和移位方法均参照筋膜蒂皮瓣移位术。用移位骨膜瓣将骨折线周径的2/3~3/4良好覆盖后,再将其两端与周围残存骨膜或筋膜缝合固定,对无条件形成合适骨膜瓣者,可将其骨膜行套袖状推进或于骨折线远近端各形成一短瓣交错移位。对有细小碎骨片缺失或易发骨不连部位,如胫骨下1/3、股骨髁上、肱骨干横断骨折等则不需处理髓腔,骨膜瓣移位方法相同。结果骨不连69例,易发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骨折155例。经术后6个月~20年随访(平均3年),骨不连患者全部愈合,骨折病例均未发生骨不连。结论用带筋膜蒂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折线方法简便实用,可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和治疗骨不连。 相似文献
44.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参照Evans分型,85例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稳定性77例,稳定性8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治疗,其中Gamma钉20例、重建钉25例、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动力髁部螺钉(DCS)40例。结果术后随访79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大于5°髋内翻者有12例。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8%(67例)。未发生因本手术所致内科合并症加重或患者死亡。结论髋内翻是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Evans分型对选择内固定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器械,可以提高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道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低分化组(n=23)、中分化组(n=24)和高分化组(n=17),术前均行胸部平扫、双期增强扫描,采用GSI模式,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三组病灶部位及肿瘤大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100keV单能量下,CT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低、中、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的碘浓度、NIC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三组间水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中-高分化组的碘浓度和NIC做ROC曲线发现,碘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5,NIC的为0.826;碘浓度诊断低、中-高分化食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52%和53.66%,动脉期NIC分别为73.91%和78.05%。结论宝石能谱CT成像技术中动脉期NIC对鉴别低、中-高分化癌有较高诊断价值,有潜能用于食道癌术前病理分级评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腔内介入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各40例。开放手术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内介入组给予腔内隔绝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腔内介入组成功置入38个支架,有效率高达95.00%,术后随访植入支架位置和形态正常,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腔内介入组术后出现假腔内血栓、截瘫、脑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开放手术组假腔内血栓4例,截瘫2例,脑梗塞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腔内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介入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7年7月~2005年2月,收治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4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5例,新鲜骨折16例,畸形(大于90 d)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 cm^3,平均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三维记忆锁定碎骨;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自体骨+人工骨填塞及骨腊隔离法等术后相关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粉碎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患者经过平均5.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融合.结论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新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41,自引:0,他引:14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随访1997年1月至2002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 “Y”形钢板内固定伴必要时自体植骨治疗的Ⅱ~Ⅳ型跟骨骨折54例共59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0足,Ⅲ型24足,Ⅳ型15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hler角和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皮瓣下放置引流以防止术后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0足,良21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发生明确的早期并发症4足,发生率6.8%,其中皮肤边缘坏死2足,感染1足,腓肠神经损伤1足。远期发生明显慢性疼痛2足(3.4%)。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跟骨骨折机制有关。以下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前作周密计划和准备,术中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和反折,复位后通过植骨来支撑关节面骨折块及提高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术后石膏固定并抬高患肢,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三维术前规划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CroweⅠ~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资料, 男18例、女62例;年龄(55.7±10.4)岁(范围41~72岁)。三维规划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下肢全长CT扫描数据在三维重建软件上规划假体型号及安装角度并计算下肢长度差和股骨偏距;常规规划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胶片测量法进行术前规划, 根据术前的测量数据及术中双下肢比对的方法计算下肢长度差。比较两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及髋关节偏心距、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统一随访至术后3个月。三维规划组的手术时间为(70.9±7.7) min, 术后下肢长度差为(2.78±1.31) cm, 髋关节偏心距差为(2.43±1.41) cm, 术后1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5.67±3.35)分;对照组为手术时间为(81.6±13.3) min, 术后下肢长度差为(5.35±2.15) cm, 髋关节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