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医院中成药处方评价进行研究,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对中成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界定标准与处方评价进行研究。结果针对中成药处方评价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标准,提出促进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建议。结论当前医院中成药处方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临床应高度重视,加强对中成药处方合理性综合评价,提升临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乳腺癌化疗患者2种臂式输液港植入方式的效果,为选择适宜植入方式及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原位植入港座227例(原位组)与隧道式植入港座195例(隧道组)手术时间、感染、血栓、输液功能障碍、淤血消散时间等指标。结果 原位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隧道组,疼痛评分、输液港功能障碍、淤血发生率及淤血消散时间显著高于(长于)隧道组(均P<0.01);输液港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位输液港植入操作时间较短,隧道输液港港座植入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较轻、输液功能障碍发生率低。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3.
目的:调查垂体后叶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7月所有使用垂体后叶注射液患者的用药情况,对适应证、用药原因、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其合理性及安全性,探讨其ADR的影响因素。结果:173例使用垂体后叶注射液病例中52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使用中存在超剂量、非适应证用药甚至禁忌用药现象。年龄越大,剂量越高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非适应证用药易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把握垂体后叶注射液用药指征,加强用药监护,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50条)因下肢静脉性溃疡而行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SEPS)术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检出扩张或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将其定位与手术结果相比较,以检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5例(50条)下肢,CDI共检出交通静脉224条。其中一侧下肢检出最少为3条,最多为6条。SEPS术共结扎交通静脉203条,一侧下肢结扎最少为2条,最多为6条,其中183条与CDI术前定位一致,CDI对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的诊断符合率为9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地对扩张或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诊断和定位,有助于术中寻找需结扎的交通静脉。  相似文献   
95.
多电极射频体外肝消融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组织多电极射频的消融范围和热场分布情况.方法使用国产WE-7568射频消融仪和14G多电极射频针,对16块体外新鲜猪肝和牛肝组织消融,设置中心温度70°~80℃,持续10分钟,消融中测量电极针两旁4cm范围内的温度变化,随后观测肝组织凝固形态和范围.结果以电极针母针为中心6cm×6cm类圆形范围内平均温度可达50℃以上,4cm×3cm类圆形范围内可超过70℃,最高温度区在针尖前1cm,平均温度达99℃.消融凝固区为横椭圆形,猪肝凝固范围的平均大小5.1cm×3.9cm,牛肝的平均大小6.6cm×4.6cm,凝固体的中心位于针尖前0.5~1.0cm处.消融中升温速度快者凝固范围小,反之则大.结论使用本装置在体外肝可获得较大的组织凝固范围,最高温度区和凝固体中心点在针尖前方,消融中升温速度与凝固范围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共32个病灶同时接受了CEUS和CECT检查.CEUS采用造影剂声诺维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成像技术.CECT采用造影剂优维显和常规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动脉期,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和CECT上分别有14个(43.8%)和12个(37.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4个(43.8%)和9个(28.1%)等增强,4个(12.5%)和11个(34.4%)低增强(P=0.162);CEUS和CECT分别有3个(9.4%)和2个(6.3%)病灶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29个(90.6%)和30个(93.8%)为全瘤均匀(11个和9个)或不均匀(18个和21个)增强(P=1.000).门脉期,CEUS和CECT上分别有30个(93.8%)和23个(71.9%)病灶表现为低增强,1个(3.1%)和8个(25.0%)等增强,1个(3.1%)和1个(3.1%)高增强(P=0.046).普通超声、CEUS及CECT判断门静脉浸润准确率分别为84.2%(16/32)、89.5%(17/32)和78.9%(15/32).术前CEUS及CECT作出正确诊断的分别为30例(93.8%)和25例(78.1%)(P=0.12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在CEUS与CECT动脉期表现类似,门脉期CEUS更倾向于表现为低增强.术前CEUS与CECT对肝门胆管癌定性诊断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微血管造影成像(micro flow imaging,MFI)对肝细胞性肝癌(HCC)微血管构筑的显示,探讨HCC血管构筑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对37例病理确诊的HCC超声造影,造影剂为声诺维,成像方法为常规对比谐波成像(contrast harmonic imaging,CHI)以及MFI。观察2种成像方法对肿瘤内微血管的显示效果、微血管的形态及其与肿瘤病理分化的关系。组织病理诊断按Edmonson法分类。 结果37个病灶在CHI均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动脉期肿瘤血管显示率为54.05%。MFI清晰显示全部病灶微血管构筑,形态分为3型:棉花型12(32.4%)、灌木型22(59.5%)、枯枝型3(8.1%)。肿瘤微血管构筑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75.0%(3/4)EdmonsonⅠ级HCC表现为棉花型,75.0%(18/24)EdmonsonⅡHCC表现为灌木型,而枯枝型只见于EdmonsonⅢ、Ⅳ级HCC。 结论MFI可敏感地显示HCC微血管构筑。HCC肿瘤微血管构筑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4岁,发现下腹部包块20余天入院。查体:腹软,稍膨隆。右侧中下腹扪及一包块,大小约9cm×8cm,表面光滑,实性感,呈分叶状,边界清楚,活动度大,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右中下腹腔内见一大小为8.4cm×6.7cm的不规则形低回声肿块,呈分叶状(图1)。肿块内部可见蠕动的肠管回声,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超声提示:来源于小肠的腹腔肿物,考虑小肠淋巴瘤。CT提示:右下腹淋巴瘤可能性大,来源于肠管。术中见距回盲部7.5cm处小肠系膜内见团块状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大小约10cm×9cm×7cm。病理检查:肠系膜肿物由中等大小的异…  相似文献   
99.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方法对96例甲状腺癌患者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96例134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病理证实88个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个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检查显示:(1)转移性淋巴结中74个(74/88,84.1%)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16个(16/88,18.2%)呈融合状;(2)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边界不清(76/88,86.4%)和内部回声不均(71/88,80.7%),其中淋巴结内见细小钙化灶50个(50/88,56.8%),淋巴结内见液化10个(10/88,11.4%);(3)大多数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血供丰富(42/56,75.0%)。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0.
胆囊疾病的超声造影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超声诊断为或疑为胆囊癌的病例,采用超声造影(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点。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26例,良性病变30例。超声造影显示病变早于肝实质增强者胆囊癌为80.8%(21/26),良性病变为36.7%(11/30)(P〈0.01)。造影开始呈高增强者胆囊癌为80.8%(21/26),良性病变为46.7%(14/30)(P〈0.01);表现为增强不均匀者胆囊癌为57.7%(15/26),良性病变为16.7%(5/30)(P〈0.01)。在注射造影剂60s内病变由高或等增强减退为低增强者胆囊癌为95.8%(23/24),良性病变为21.4%(6/28)(P〈0.01)。结论胆囊良、恶性病变具有特征的增强表现。超声造影有助于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