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根据WHO的统计,至2006年全世界DM患者已经达到1.8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亿[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1)肾病综合征患者按正规激素治疗缓解后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以上;(2)经激素治疗获得缓解,但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或停用激素后14d内复发者;(3)规范化激素治疗无效的肾病综合征[1]。是目前临床治疗最为棘手、预后较差的肾病。其中以膜性肾病为代表。  相似文献   
9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c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未明、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多年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已成为治疗LN的经典方案[3].但CTX所导致的闭经、宫颈不典型增生、白细胞下降、感染、脱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特别对性腺的毒副作用尤为明显[4].探索新的免疫抑制剂对LN的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是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摘要】目的 分析中青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人群的体脂成分与血脂变化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查的成年男性共 1184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n=481)和正常组(n=703),并按年龄分为18~30岁,31~40岁,41~50岁,51~59岁4个亚组。比较两组的体脂及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分析NAFLD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 同一年龄段中NAFLD组与正常组相比,体重指数(BMI)、体脂肪(BF)、体脂百分比(BFR)、内脏脂肪面积(VFA)、腰围(WC)、腰臀比(WHR)、谷丙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均升高(P<005);正常组HDL较NAFLD组升高(P<005)。不同年龄段的NAFLD的体脂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BMI、WC、WHR、BF、BFR、VFA、ALT、GGT、TG、TC、LDL、FBG,其中BMI、TG、LDL、FBG、BF、WHR为独立危险因素,HDL为保护因素。结论 中青年男性NAFLD的体脂与血脂等生化指标特点分别是肥胖、体脂肪增加、内脏脂肪增多、腰臀比增大及空腹血糖、谷丙转移酶升高,高甘油三酯、高LDL、低HDL,这一结果为早期筛查NAFLD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明胶酶(MMP-2)在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一肾一夹(One Kidney One Clip,1K1C)组及二肾一夹(Two Kidney One Clip,2K1C)组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大鼠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肾素活性(PRA)及MMP-2在各组大鼠动脉斑块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K1C及2K1C组PRA均有所升高,2K1C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手术组大鼠主动脉弓粥样斑块处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MP-2在2K1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1K1C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中有MMP-2的高表达,并且RAS系统可能加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三七(panaxnotoginseng)又名田七、参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茎,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药用广泛,毒副作用小,在中国和东方国家使用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7.
98.
由于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进展缓慢,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缓解两种倾向,且药物治疗时间长、患者对治疗的敏感度不一、不良反应多。因此,IMN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目前IMN的治疗作一循证评价。  相似文献   
99.
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给药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行肾功和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高碘酸-希夫(氏)染色剂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C-反应蛋白(cross 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免疫放射法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ctodermal dysplasia,ED-1)的表达;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 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给予人参皂甙Rg1治疗的DN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CRP、TNF-α、ED-1、TGF-β1较模型...  相似文献   
100.
正我国成年人糖尿病(DM)的患病率约为10.9%[1],DM人群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生率为33.6%[2],DKD已逐渐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最主要原因[3]。2011年,美国医疗保险仅针对DKD这一人群就支出了250亿美元[4]。早期DKD患者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